
据浙江日报2月25日讯:新年伊始,萧山就紧锣密鼓地谋划新思路,布局新产业,蓄力新一轮的发展:汇聚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空港园区正式开园,京东与萧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亚马逊中国支付中心亦已签约,萧山电商新高地雏形初具;萧山融入主城区迎来户籍、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一体化工作启动,法国知名健康中心、省妇保、杭二中等城市功能性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
这是一种全新的竞争姿态:萧山以更决然的意志加快传统产业转型,以更积极的态度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湘湖新城、空港新城等大平台,积极吸纳海内外的产业资本、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
新思路、新规划引领,招商引资精准发力,交出亮眼成绩单。2014年,全区招商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外资、内资完成总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实际利用外资12.58亿美元,到位内资11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和34.6%,其中实到外资位列全省区、县(市)第一。
新春新气象,萧山招商引资工作已扬帆起航。萧山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了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把招商引资作为萧山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作为新常态下抓经济工作的杀手锏,着力在开放中提升、在创新中转型,助力萧山实现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的转型、从工业大区到省会城市中心区的跨越。
产城融合 城市化水平稳提升
在杭州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站建设工地,华润万象汇项目建设正顺利进行中。该项目总投资34亿元,是萧山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服务业项目,也是萧山服务业首个对外开放的招商引资项目。未来,它将建设成为高端购物、商务办公现代化、高品质都市综合体,并致力于打造成为萧山顶级商业中心地标之一。
据华润置地(杭州)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基础打桩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下室施工。从招商进程看,包括影院、精品超市、教育体验馆等项目即将签约入驻。此外,还有一些国际一线品牌正在洽谈入驻中。
华润万象汇的落地填补萧山高端都市综合体的空白,引导萧山人向更积极、更时尚、更健康的消费文化、休闲方式转变。而像这样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或开工建设的好消息在去年频繁传来。
回首去年,世纪城引进“绿地·城市之门”项目,总投资7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钱塘江畔杭州未来的城际地标建筑,成为未来的城市焦点。总投资18亿元的湖南浙江商会“七彩小镇”项目选址瓜沥,该项目引进新加坡城市设计理念,对瓜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九龙仓、绿城、万科、绿地、恒大、龙湖、阳光城、农工商等境内外知名开发商先后入驻萧山,一举打破了萧山土地市场多年来的封闭状态。新开工的一系列大手笔、国际化的地产项目,提升了城市品位,也拉开了都市的框架。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去年,萧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1家,合同利用外资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实际利用外资1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引进及结转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166个,到位资金119.15亿元,同比增长34.6%。外资和内资完成总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引资引智 转型升级再增速
过去几十年,萧山以传统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取得很大成绩。进入新时期后,萧山原有的产业优势逐步弱化,传统发展模式的内生动力逐步消退,面对转型和增长的双重压力,萧山如何继续领跑?萧山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未来发展路径:开启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双引擎”,既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更要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都市经济,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去年,陆家嘴产城融合项目落户萧山科技城,整体合作开发科技城核心区块。萧山开发区成功引进总投资达4亿美元的无线生活(杭州)信息科技项目,当年实到外资1.5亿美元。空港经济区引进总投资7亿元的顺丰杭州智能电商物流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杭州地区标杆的智能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和物流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平台。
不仅如此,杭州湾信息港、国际创业中心以及遍布各镇街的科创园都方兴未艾,涌现出挂号网、口袋购物、华澜微、信核数据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企业。挂号网与全国23个省份900多家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连接的“挂号网”,被超过7200万人次成功使用预约挂号;一期总投资4亿美元的口袋购物,成为覆盖最全、好评最高的购物软件之一,累计拥有4000万用户;先临三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三维数字化与3D打印行业第一股;华澜微研制出中国首颗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
项目跟着人才走,引资也是引智。萧山大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萧创业创新“5213”计划和科创园建设“253”计划,着力在“筑巢引凤”上下功夫,实现人才和项目“双引进”。去年,该区新建成科创园90.4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型企业812家,成功创建区内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国家、省“千人计划”和市“521”计划人选11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选6名。
规划引领 精准招商促发展
从粗放到精准,从重数量到量质并重——招商引资在萧山,也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一样,迈向中高端。
新的一年,萧山区将根据全区空间布局与产业规划,明确各平台、镇街差异化招商方向。以“高、大、强、新、优”为主攻目标,锁定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龙头企业,大力招引以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项目和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着力引进一批产业业态新、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质项目。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设立招商项目“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以税源、绩效为导向,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绩效考评力度。组建专职招商队伍,提高招商引资的专业化水平。制定楼宇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向空间要效益。构建部门、镇街、业主三级联动的楼宇招商和管理体系,做好商务楼宇“二次招商”,提高入驻率和产出效益,打造一批亿元楼宇和特色楼宇。
实现全领域开放,利用该区对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的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国内外各类优质资源参与该区社会事业发展,力争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健康、环保生态等领域有所突破,实现民间资本与政府性基础配套投资项目的对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和保障,服务民计民生,提升城市功能化水平。
新的目标已确立。萧山区委、区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招商引资“365”工程,在3年时间内,引进境内外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00亿元,新增招商项目税收50亿元,确保招商引资继续走在省、市前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