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温州日报6月4日讯:今年第一季度温州市上报省办温商回归到位资金82.32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26.13%。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7亿元,其中省外回归引进到位资金86亿元,同比增长11%。全市引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5个,其中,由世界500强——正大集团投资建设的乐清正大新生活广场,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亿元的景山城市综合体也已顺利摘牌,该项目的建成将改变城西缺乏大型商场的局面。
招商,实实在在谈项目
温商,是温州赶超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温州再创辉煌的“第一动力”,早已成为共识。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走出去”的招商力度,实行“一把手”亲自推进“一号工程”,推动市、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同时,实行“1+2+10”党政领导责任清单,切实把“温商回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条条块块上,开辟“温商回归”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市领导纷纷带头走访在外温商(领头雁),增强温商对家乡的归属感。今年 1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就亲自带队赴沪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厉育平、王均豪、杨剑三位温商“领头雁”带头回归,共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47.5亿元。
今年市委市政府围绕主攻产业项目回归,在“510”产业、时尚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谋划建设“东方时尚岛”等大平台大项目,进一步优化招商项目结构。推动贸易项目、总部项目、高端项目的回归,谋划一批20亿元乃至5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分产业分特色谋划包装、论证了100个重点招商项目,并编印成册,总投资额近1580亿元,涉及高端制造、时尚产业等八大产业领域,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42个,总投资额近1393亿元,并按展望型、成熟型进行分类入库,今年首批入库的100个项目有88个项目招商条件较为成熟,为项目招商洽谈提供有效支撑和落地基础。同时,我市还向省办报送重点推介项目116个,为全省最多。
安商,脚踏实地给服务
全力抓好温商回归,绝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空中楼阁。招商之后更重要的是安商,更需要脚踏实地、细致科学的安商举措。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温商回归三年超三千亿工程”工作目标,我市结合实际,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召开了全市经合招商系统业务专题会议,对全年各项攻坚任务进行部署。
精准招商,温州好招频出。招商专员制度,就堪称妙招。
招商专员是项目对接协调、投资考察及洽谈签约的信息员、协调员、代办员。这“三员”角色,为异地温州商会及当地温商提供家门前“一站式”的招商服务。经过半年的努力,10个招商组牵线搭桥已落地招商项目33个,总投资额2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8亿元,其中以招商组为主的23.8亿元,占77.3%;签约投资协议(意向)93个,总投资额1095亿元。
今年,我市在去年的基础上,将继续积极建设招商专员信息库,重点在招商推介、项目对接落实上进行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招商专员的“排头兵”“桥头堡”作用,有效推动温商项目回归落地。强化小分队外出招商,市、县领导要主动外出招商,推动招商项目落实。
亲商,真抓实干建共赢
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举措,以情亲商,以制度安商,以创新延商。农历正月初八,我市召开了第二届温商回归表彰大会暨年度工作会议,对98名“温商回归功勋(先进)人物、60家先进商会和30名”异地温州商会优秀会长进行宣传和表彰,并在市内主要道路上悬挂功勋人物宣传海报,为“功勋人物”发放功勋人物VIP卡。同时,组织开展了“温商之春”系列慰问活动,深深地打动了温商们的心。
此外,充分发挥全国温州商会总会的作用,加快省级温州商会建设。发动在外温州商会开展项目推介活动,推进在外温州商会组团投资活动。组织开展在外温商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在外温商及各方面人才的基本情况,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在外温州人资源信息库。筹建温商学院,吸引更多的“温二代”、“温三代”到温州考察学习、投资在外创业。
为了让温商回归项目落在实处,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常态化督评,建立专题协调机制等,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行分级协调、定期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