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杭州日报9月28日讯:一直以来,德清驻点招商采用的是“五地联动”模式。除了上海片区,德清在北京、广东、苏南、浙南等片区都设有招商组。
“以前,除了收集企业信息、走访企业客商,驻点招商人员还要参与项目洽谈。”德清县商务局副局长曹娅芬表示,如果洽谈的项目是自己不熟悉的产业领域,反而不利于高效对接企业客商。
“今年33名专职驻点招商人员主要负责拜访客商,排摸信息。一旦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信息,及时上报到县里。”曹娅芬说。
那么洽谈项目由谁来?今年8月,德清从全县乡镇、工业平台抽调了87名招商骨干,成立了“9+1”产业招商组。
“根据产业定位不同,我们划分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地理信息、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及健康养生、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9大产业招商组,以及砂村平台招商组,组成了‘9+1’产业招商组。”
“比如地理信息产业招商组,更加熟悉相关的招商政策,由专业人员对接地理信息企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娅芬表示,一旦驻点一线传来消息,根据不同项目,相对应的产业招商组会及时参与到项目洽谈中来,这样更有利于高效精准洽谈项目。
39个“大好高”项目落户
2014年,德清规模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县域经济长足发展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大好高”项目的牵引和助推。
经济新常态下,为了面对招商难度的加剧,德清紧紧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创新推出了“九大产业和一个平台”的招商组合拳,掀起了一股产业链招商、精细化招商的科学招商热。
“德清围绕自身产业优势,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精准高效地进行招商。”曹娅芬说。
不仅如此,对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德清继续实行平台乡镇“一把手”负责制,亲自抓项目谈判、政策处理,确保项目早日报批、开工。德清县商务局每月还将驻点招商信息进行汇总,及时梳理上报。
“走出去”的德清,带回来丰硕的成果。今年1至8月,德清共引进“大好高”项目39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76%。共上报浙商回归项目29个,到位省外资金39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4个,到位省外资金30.5亿元。
在前不久举行的德清2015年全县专职招商人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项乐民强调,德清要坚持选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在抓好工业项目招引工作的同时,坚持三产并举,牢牢抓住服务业发展重要机遇,大力引进休闲观光旅游、物流、金融等项目,促进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让客商来得放心、留得安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