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温州日报4月21日讯:在今年2月举行的温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州市将“企业主体培育”作为今年经济工作六篇文章的开篇之重提出,对101家市领军工业培育企业与216家市高成长工业培育企业进行授牌,并同时推出《温州市领军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其保驾护航。
近期,市经信委提供统计数据显示,被寄以成长为“温州经济顶梁柱”厚望的这两个群体,没有辜负大家:今年前两个月,101家领军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4.9%;216家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9.9%。两者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约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3.3%。
根据《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所设定的目标,至2018年,当前的高成长企业群将为温州市新增年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100家,年销售产值超5亿元企业50家,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120家。
“他们是从温州47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根据增速、产业前景、创新能力等各项指标,优中选优筛选出的种子。”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成长企业与领军企业的培育相当于一个孵化的过程,在这个平台上,政府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这些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的优质种子聚集,高成长型企业在成长壮大之后,便可升级成为领军企业。同时,这些接受孵化的种子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当其成长指标无法达到相应标准时,也会被更优秀的备选种子所替代,淘汰出名单。
“因此,高成长型企业在增速上跑赢规上工业增长值是必然的,因为其代表温州企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那部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它们能越跑越快,不断地刷新优势,如此才能真正带动温州产业以及企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位官员表示。
隐形冠军 与行业龙头的示范作用
作为转型升级的示范者,领军企业与高成长型企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于对经济指标的拉动,更在于他们以魄力十足的实践,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借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