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5-11 点击数:117856
据重庆商报5月11日讯:南岸区迎龙镇,作为重庆市打造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重点工程之一、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最新进展如何?作为老市场的渝中区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业态如何调整?昨日,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举行招商暨政策解读会,来自渝中区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的2000多位经营户代表现场签约。同时,市商委、南岸区政府、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现场就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配套、渝中区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业态调整等经营户和市民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解读。按规划,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一期将于7月1日试营业,9月2日盛大开业,同时,将全面承接老朝天门市场仓储、物流、批发等功能业态,最终打造成全市乃至西南地区小商品价格形成中心。
昨日的招商暨政策解读会上,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邀请了渝中区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的2000多位经营户代表现场签约。
“实际到场人数有近5000人。”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董事长谭春联介绍,目前,男装品牌已抱团认租M区和A3栋1—2层,重庆本土女装自产自销业态已抱团认租B4栋,面辅料业态抱团要求在1栋楼内经营,窗帘业态抱团认租了东区市场整个五楼和西区部分楼层。
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是全市重点工程,占地2836亩,总建筑面积560万平方米,总投资260亿元。一期占地534亩,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投资70亿元,拥有标准商铺近2万个。
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第七代专业市场理念,以整栋整层为单元统一规划布局了品牌男装、品牌女装、大众男装、自加工女装等业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同时,上海红星美凯龙集团将与商贸城合作建设西南地区最大家居生活旗舰店,浙江海宁皮革皮草已签约入驻东区B2栋,中国羊毛衫生产基地浙江桐乡濮院的厂家已组团在A4栋成立展销中心,韩国现代生活馆正在洽谈中。
目前,将于7月1日试营业、9月2日盛大开业的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一期19387个商铺九成已完成室内装修。同时,九大业态、1.5万余户商户将陆续签约入驻。
新市场周边配套建设提速
“目前,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工程一期已完工,开业筹备顺利。”招商暨政策解读会上,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商户朋友在入驻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后更好经营,南岸区、经开区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4月中旬,南岸区、经开区的商务、公安、消防、工商、税务、质监、经开投等部门已进驻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办公,具备了为入驻商贸城的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条件。
在交通方面,连接贯通市场西侧的纵七路即商贸城大道南段,已于2015年12月底建成通车;市场东侧环道已于今年3月完工;横六路东段目前正在进行道路及桥梁施工;南涪路由双向2车道扩建为64米宽双向8车道加辅道,将于今年6月开工。
“临时长途汽车站和公交枢纽站将于试营业前投入使用。”南岸区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南岸区正在协调市交委,力争各区县长途班车进入市内站点时在商贸城长途车站停靠,同时,开通老朝天门市场及市内各商圈、车站码头直达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公交线路。
而轨道6号线直达商贸城支线已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供水、供电、燃气等配套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将与商贸城试营业同步投入使用。
同时,南岸区针对入驻新市场的经营户制订了扶持政策。如: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建成投用后,按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市、区两级留成部分金额给予补助;对入驻商贸城的商户子女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安排中小学入读,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在茶园片区给商贸城经营户优先提供公租房。
此外,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方面表示,已摸清了迎龙及茶园新城等现有商务酒店情况,为商户提供及时准确信息,商户可就近入驻。配套区的商务酒店、公寓式酒店将尽快投入运营。同时市公租房管理局将为商贸城符合条件的经营户优先提供江南水乡的公租房。
作为老市场的渝中区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群业态调整成为各经营户最为关心的话题。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自1991年创办以来,经过20余年发展,年交易额达300多亿元,辐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部分地市县,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十大知名专业市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升改加快推进,老朝天门市场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市商委相关人士现场介绍,其中,仓储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最大限度地阻碍了市场及商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老朝天门市场亟待完成转型升级。
三年完成转型升级
昨日,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老朝天门业态调整范围包括商业载体30栋,涉及办场业主单位22家,经营总面积约49.6万平方米,业态主要为批发零售。
按《方案》要求,老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按照“1年综合整治基本完成、2年业态调整主体到位、3年市场转型升级成功”目标,努力构建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代综合商贸体系,涵盖商贸、办公、旅游、文化等多元化业态。即,老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从2016年整体启动、综合整治基本完成,2017年业态调整基本到位,2018年实现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商贸体系
按照《方案》要求,老朝天门市场将淘汰大货运量的仓储、物流、批发等业态,尽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代商贸体系。
调整后,在朝天门市场建筑面积在只减不增的情况下,品牌商贸功能体量逐步减少至不大于总体量的70%,由49.6万平方米减少至36万平方米以下,创意办公、文化旅游功能体量增加到14万平方米以上,占总体量的比重不低于30%。
老朝天门业态调整,以陕西路为主轴线、新华路及朝东路为副轴线,按照市场商场化、交易电子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融合“品牌商贸、创意办公、文化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
老朝天门在仓储方面的业态调整,将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将大型仓储外迁出渝中区,外迁地可选择迎龙等区域,其中商投集团旗下的恒升商场仓储可由商投集团负责在迎龙解决。过渡期内,可由政府引导物流企业与现有仓库业主衔接,租用位于南岸、巴南等地的仓库。
而在物流方面,调整方案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将引导市场将大宗物流外迁出渝中区域;第二步则是严格执行市公安局限制大货车入城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