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湖州德清高端融入杭州都市圈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3-01 点击数:4248

 

     杭州日报3月1日讯:从豪情万丈朝向杭州都市圈,到高端融入与杭州共筑“同城生活”,过去十余年,德清从县域经济迈入都市区经济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去年,德清将实施了6年的“开放创新、接沪融杭”发展战略提升为“改革创新、接沪融杭”。

两字之变,是否意味着改革在高端融杭过程中的分量更重了?未来,这座被媒体誉为国家县域改革“试验田”的小城又将走向何方?

变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对于德清来说,融杭发展战略的改变,这不是第一次。

2003年,德清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把“开放带动、接轨沪杭”作为全县发展战略。2011年,该战略修改完善为“开放创新、接沪融杭”,去年再度提升到“改革创新、接沪融杭”的新高度。

“德清‘接沪融杭’的理念和方向一直没变。‘十三五’时期,德清将继续深化融杭成果,高端融入杭州都市圈,对接上海。”德清县发改委主任章洪春说。

这一发展战略之所以会不断修改完善,是因为德清从县域经济迈向都市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早几年,德清融杭的最主要表现是大规模承接杭资企业。如今400多家杭资企业在德清发展,其中不乏像‘泰普森’这样的行业领头羊。这是‘开放’带来的成果。”

在这一阶段,单一的企业转移,已无法满足德清的发展需求。接踵而至的是,德清在交通、民生、产业等方面与杭州深入合作,扮演起了融杭急先锋和先行者的角色。

2008年,全国首条城际公交K588开通。2013年,杭宁高铁开通,13分钟串起“同城生活”,率先开通杭州都市圈卡……这一切都凸显出同城共赢、同城共兴的融杭成果。

2015年,德清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登上全国舞台。德清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第一。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升级“国字号”,成为全国首个落户县域的国家级高新区。

去年,德清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率先建成全面小康标杆县的目标。新的起点,德清期待加快深度融合、高端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步伐。

变 激发活力增添新动能的需要

在德清大步迈向都市区经济,高端“接沪融杭”的路上,不容忽视“改革”对于浙北小城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曾经制约发展的因素被一一破解,城乡活力大大激发。

“十二五”时期,德清GDP年均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5%。这一时期,是德清承接各类改革试点的黄金期。

2014年,德清成为我省首个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由此正式拉开一场覆盖全域,旨在消除城乡间藩篱,实现双赢的改革大戏。

其重头戏之一,就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德清大力推进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股权等三项权益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钟管镇沈家墩村种粮大户房春华,凭借220亩水稻田流转土地的“合法身份”,成功从银行贷得百万元,彻底解决了扩产增收的后顾之忧。

2015年,德清成为国务院授权的全国15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市、区)之一。这场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了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身份不对等”的问题。

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意味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除了可出让,还可以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并享受转让、出租、抵押权能。

随后,德清“全国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国第一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成功实施,也是水到渠成。

目前,已有国家“多规合一”试点、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等49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落户德清,为德清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让县域小城成了名副其实的“改革大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