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7-09 点击数:199
杭州商报7月9日讯 (通讯员 高湛 记者 汪株燚) 上周五,杭州湾信息港小镇绿意葱茏,生机无限,小镇又迎来了一个高端人才项目——浙江云特森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
“提升人身安检的高效,避免人工安检带来的尴尬,我们的产品想要让大众获得更加安全、更有尊严的安检服务。”签约仪式上,云特森CEO穆宝忠表达了立志研发太赫兹安检门的决心。
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姜景山院士领衔的“姜景山院士工作站”同时启动,意图搭起一个平台,整合科研院所和各企业资源,推动太赫兹波技术的研发应用。
安检项目签约落户小镇 82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加盟
云特森要做的,是应用太赫兹波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和公共安全检测领域的核心部件及产品,来保障社会重大活动和现场的安全。“简单点说,就是用太赫兹安检门逐步替代现在使用的金属探测门。”穆宝忠表示。
太赫兹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强、使用安全性高等技术特性,在国防、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通信等领域都有应用,尤其可满足安检需求,是作为反恐、缉毒、缉私的重要手段。在2018青岛上合峰会上,云特森进行了安检产品测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未来,云特森计划推出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设备、智能仿生反恐安检机器人、非线性结点探测器等先进安检产品。
因为涉及国家安防领域,这个项目得到了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高度重视,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姜景山院士的倾囊相授,他将担任云特森研发团队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与产品技术开发。
姜院士在现场成立了“姜景山院士工作站”,以表达他的决心和信心。他说,作为一个国家级平台的科研院士,很高兴看到国家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他主动来到萧山,不仅是因为萧山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营商环境,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国情怀。“成立院士工作站,我的初心是用中国的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趁着身体还可以,想出自己的一份力。”82岁高龄的他表示,这是一次军民融合的探索,要真正把空间信息中的科研技术拿出来,实现转化成果。
信息港引进高端人才
为杭州创新创业赋能
从2014年起,杭州就提出了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2017年,又新出台了《杭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支持与国内外大院名校、企业共建共享研发机构。而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引进科技人才是其关键一步。
云特森项目签约仪式开始前,姜院士在信息港小镇的“院士林”里,种下了一棵属于他的“院士树”。这也是小镇迎来的第12棵“院士树”。
这是信息港小镇在人才引进工作枝繁叶茂的实力证明。从去年11月信息港小镇二期开园开始,小镇就引进了吴朝晖、韩德民等10位“两院院士”,种下了10棵“院士树”。今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也在院士林中留下了他的足迹。
“院士林”和“院士树”背后的美好寓意很好理解,小镇乃至萧山期盼着更多院士等高端人才带来更多技术和机遇,为杭州产业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目前,仅四岁的信息港小镇,在坚持“人才赋能”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浙大讯飞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纷纷云集于此。除此之外,信息港招引了包括微医集团、科大讯飞浙江总部、云集微店、华网信息、歌礼生物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还引进9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省千人计划人才,拥有博士149人,硕士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