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晨报7月20日讯(记者 冯锐):近年来,长寿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核心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签约项目154个,实现合同引资311.6亿元,重点在谈项目235个,预计投资额1722.8亿元。其中签约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到38个,投资额达293.8亿元,占全区签约项目的94.3%。
在招商方面,长寿有何诀窍?
吸引企业家回乡投资
自2012年以来,长寿区通过乡情招商,累计招来长寿籍企业家投资项目45个,合同引资91亿元,在谈项目12个,预计合同引资约100亿元。
1996年,长寿区洪湖镇人杜平创办重庆平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成为集工业、房地产、农业相融合的民营企业。
2016年,在长寿区乡情招商助推下,杜平回乡投资,成立重庆平伟朝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长寿区洪湖镇流转土地3000亩,带动家乡居民发展晚熟柑橘产业。
近年来,长寿区通过区工商联和重庆长寿商会各地分会,摸排长寿籍企业家情况,建立长寿籍企业家信息库,每年都会向在外长寿籍企业家提供招商项目储备库和重点包装项目名册,每年在重庆长寿商会分会城市召开项目推介会。
每年春节,长寿区都会借助企业家回乡的契机,由区委书记、区长向他们进行推介。
今年6月27日,长寿区在昆明重庆长寿商会举行招商推介活动,吸引了261位长寿籍企业家参加,现场达成意向协议6个,预计合同引资约10亿元。
多举措做好企业服务
近年来,长寿区特别强化在开放软环境建设方面下功夫。长寿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启动了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以此作为打造“开放友好、规范法治”营商环境的重点。
实行多方承诺,一次性告知项目业主需要提供的资料、内容以及报审的时限;建立“承诺即视为有”的前期推进机制,以承诺作为审批审查前置要件,监管部门即可开展技术审查,办理行政审批等;实行经开区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度、重大项目“一卡通”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了20个工作日以内。
长寿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行政服务中心已入驻各类服务事项614项,其中全区346项行政许可事项中,有330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入驻率达95%。今年上半年,区行政服务中心各入驻部门窗口共受理事项36万余件,网上审批22万余件,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有效服务了群众和企业。
加速开放通道建设
为加速构建重庆向东大通道建设,长寿区正加速推进渝长高速扩能改造项目。该项目规划起点为绕城高速龙盛片区,经五宝、洛碛、晏家、八颗,终点在长寿区太平村附近接沪渝高速,全长约57公里,按照双向六车道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预计工程总投资约89亿元。目前,该项目长寿段路基开挖土石方完成62%,隧道开挖完成37%,桥梁桩基完成82%,软基换填完成78%,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
为加快推进长寿区融入重庆主城发展,拓展西向对外大通道,长寿区积极协调各方,启动穿越明月山铁公两用隧道前期研究,今年12月将组织专家论证,并启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为加快推进长寿融入长江以南对外大通道体系,目前长寿长江二桥、沿江高速长寿支线二期等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其中长寿长江二桥北桥塔和北引桥的扩大基础已完成,南桥塔和南引桥的基桩及承台建设已完毕。
为加快周边区县连接线的升级改造,长寿区优化区县交界公路网,改造升级国道、省道及农村路建设,积极拓展对外通道,推动广涪铁路、长垫梁铁路、沿江货运铁路、胡家坪码头等项目落实落地。
预计到2020年,长寿区将形成“六干三支多专用”的铁路网络格局、“一客九货”港口布局和“一环九射”的公路网格局。
本报记者 冯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