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巴南 33个项目集中开工助推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8-06 点击数:227

    重庆日报8月6日讯:8月的重庆艳阳高照、活力四射,正是挥洒激情、干事创业的好时节。8月3日上午,巴南区33个重点项目分别在麻柳沿江开发区,界石经济园区、公路物流基地铲起奠基第一铲土,正式动工建设。据悉,33个项目总投资186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多领域。

  其中,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动工的北大医疗、四川新绿色、川安医药产业基地等10个重点生物医药项目扎推开工,创下重庆生物医药企业一次性开工数量之最;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动工的京东(重庆)生态型智慧物流园,更是投资不少于10亿元,将京东在巴南“1个项目变7个”的事实再升级,成就“1变10”的佳话。

  不仅如此,刚签约的36个优质重大项目,还将为巴南带来713亿元新投资。

  项目的接连签约开工,拉动了投资、稳住了增长,加快了产业集聚,优化了产业结构,不断夯实发展的“基本盘”,助推巴南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挺进。

  A 药物流、医疗谷、中药饮片

  大项目云集 “战新”占鳌头

  引项目就是引发展,促项目就是促增长、强后劲。

  2018年上半年,巴南的这一组数据惊艳众人:6个月里,近百个项目动工建设,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全面目标。

  数据漂亮,质量呢?且让我们从巴南刚开工的项目“篮子”中,盘点一二:

  同一天开工、同一个园区,新绿色现代中药项目与川安综合性医药产业基地项目“缘分”特别深。一个专门“制药”,一个专门“送药”,两家居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终于在巴南的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聚拢。

  “我们希望中药能够进入像冲泡咖啡一样的便利时代。”新绿色现代中药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巴南投资约5亿元,建设饮片前处理车间、提取车间、研发中心等,生产产品包括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

  “今后,线上问诊、线下送药将成为患者就医的新方式。”川安综合性医药产业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投资9亿元,分两期在巴南建设药品流通配送基地和中药饮片生产线,依托便捷交通,搭建了医药物流平台,形成“主城一小时三公里送药上门”的便捷式医药物流。

  建一个医疗方面的“创新谷”——这正是北大医疗产业园项目在巴南的“大计划”。该项目将依托北京大学丰富的专家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完善的医教研体系,以及方正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产业整合能力,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投资2亿元,搭建基础实验平台、中试小试平台、生产制造平台,提供孵创、产业、基础、可研等服务。

  梳理本次巴南集中开工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近50%。战新项目“唱”主角,有利于巴南在下一步发展中扩大增量、优化结构、打造经济增长点。

  B 上半年全区售电量增长21%

  逆势向上扬 巴南“景”更好

  京东(重庆)生态型智慧物流园项目、重庆顺丰产业园项目;普康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项目、凯耀医疗器械项目;重庆跃欣电子生产基地项目、新康意二期……细看8月3日,巴南集体动工的33个重点项目,同行业、同竞争的企业或公司在巴南做起“邻居”的还真不少。这种“冤家爱聚头”的现象,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巴南在精准的产业定位和“筑好良巢引凤栖”的大智慧。

  近年来,巴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庆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确定,重点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轻工服装等5大产业集群,并迅速在界石、麻柳、南彭集聚起惠科电子、智睿生物、京东电商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500亿级通信技术产业集群,3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1000亿级综合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及国际贸易等产业集群。巴南正迎来发展动能新旧转换、多点支撑、接续有力的新未来。

  “第一次来巴南麻柳最吃惊的是,一个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居然聚集了这么多国内外领先的龙头医药企业和高端产品!”一家当天开工的医药企业负责人说,目前我国除上海张江、武汉光谷、江苏泰州等少数几个成熟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外,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算是较为成熟的一个,其产业聚集度居西部地区前列。

  定位准、布局好、聚集高,巴南产业的良性循环,助推巴南经济在转向高质量过程中,稳中有进、量质提升。

  今年上半年,有这样一组数据,让巴南统计系统的人引以为傲:全社会售电量14.1亿千瓦时、增长21%,位居全市前列。

  从事经济工作的人知道,系列宏观数据中,用电量是与实体经济结合最紧密的指标之一,也是最真实的数据之一。

  实际上,巴南的售电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由此可见巴南整个经济发展状态,一直处于项目“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的良性循环,接二连三、气势如虹。

  C 税收质量高非税占比仅6.6% 

  全方位服务 “阳光”“雨露”足

  一颗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一块肥沃的土地;一个项目的签约入驻、投产达效,更需要一个能支撑它的区域。巴南区域投资环境如何?听听企业怎么说——

  在8月3日重点优质项目集中动工活动中,入驻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多年的智睿公司老总蒋仁生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双电源”故事。

  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周期非常长,企业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假设停电一次,就可能导致一场准备已久的试验失败,一旦停电一天,就可能亏损上千万元。在了解到园区企业特殊的用电需求后,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专门购置发电机,搭建另一条专属医药企业的应急电源。“工作效率之高、行动之快、服务之贴心,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蒋仁生说。

  以下看上。巴南各个平台公司、园区管委会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是巴南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建立“清”“亲”政商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有力佐证。

  去年以来,巴南在全区范围推行“优惠政策规范、土地供应规范、税收征管规范”三项规范,让区里的“大事”议事有规则、决策有依据、执行有标准、责任可追溯,营造了阳光、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

  同时,巴南率先建成全市首家全职能、全智能、全融合“三全式”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自然人开通电子税务,网上申报率达98%;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在麻柳园区、物流基地等设立企业服务中心,零距离面对面解决企业难题;将服务流程规范为受理、审查、决定、颁发结果4个环节,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平均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48.4%……

  一系列举措落到实际,化成实实在在的数据:上半年,巴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93.4%,非税占比仅为6.6%,税收质量位居全市第二!

  这是巴南通过政府部门削减收费的“自我革命”,有力促进了简政放权,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又保持相对合理的商务运行成本,进一步优化改善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D 获项目“偏爱”有秘诀

  创新“引力”强 开放“元素”齐

  与大多数后发制人的区域相似的是,巴南获项目“偏爱”的秘诀还有重视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

  在创新上,巴南克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少这一短板,充分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主力军。

  在老摩企宗申产业集团,一栋崭新的技术中心拔地而起。走进技术中心,一间间实验室有序排列,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们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实验。

  目前,宗申创新研究院已获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每年企业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将达到营收的2.5%。

  同样,刚攻破液晶面板曝光制程“黑科技”——4道光罩制程技术的惠科金渝,也在巴南建立了“重庆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集结800多名来海内外科研人员,每年投入不少于总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创新研发。截至目前,该研究院为惠科金渝带来的,不仅仅是1000多件专利,还有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这里是创新的热土,岂有不来之理!”刚动工的重庆跃欣电子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这样评价巴南的创新“引力”。

  在对外开放上,巴南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先于2016年开通重庆东盟公路班车以“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班车模式,打开重庆陆运“下南洋”的最佳方式。此后,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东盟跨境货运直通车、公路班车与中欧班列(重庆)的无缝衔接……开放元素不断聚集,巴南开放的姿态愈发生动。

  目前,位于巴南南彭的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形成了综合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及国际贸易等产业集聚发展格局,预计2020年将实现总投资超500亿元、年销售收入约1000亿元、年税收约10亿—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万—10万个,成为我市统筹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重点工程及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窗口,对西部物流业健康发展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