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百度打造大数据产业“宁波模式”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1-24 点击数:406

   这是一个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云世界,这也是一个探寻发展新动能的新时代,数据革命风起云涌。以大数据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正是这个新时代宝贵的机遇。

  从时间轴上审视,百度(宁波)云智基地正好处于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节点。

  2016年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数据强省”战略。宁波紧紧抓住“数据强省”建设的发展机遇,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发力点,积极营造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生态。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创业创新层出不穷,为宁波迈向大数据时代、加快发展智能经济奠定了基础。

  2016年12月8日,宁波市政府与百度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宁波市经信委、宁波保税区、百度公司、宁波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方共同打造的百度云智·宁波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宁波保税区,这也是百度公司在国内的首个试点示范项目。

  从战略布局上审视,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又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当前,宁波智慧城市正在从1.0时代上升为2.0时代。百度(宁波)云智基地的落地恰逢其时,伴随着一项项智慧应用体系相继成型,一个个智慧产业培育逐渐成熟,助力宁波向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迈进。

  自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全国首个试点示范城市以来,宁波保税区加快了智能经济建设脚步。百度(宁波)云智基地的打造,以龙头引领、平台整合、创新驱动形成一个强力的“大数据磁场”,推动宁波保税区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型升级。

构建“宁波大脑” 智慧让城市更美好

  当机器具有智能化“大脑”,会催生出怎样的科技变革?当一座城市具有智能化的“大脑”,又会引领城市经济和百姓生活走向何方?新技术带来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坐公交、乘地铁,进景区、逛商场,只需扫码或刷脸,就能实现移动支付;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消防等走进现实……宁波智慧城市迎来2.0时代。

  实时路况监测、交通热点分析、常规拥堵路段/异常拥堵路段及道路拥堵动态研判分析、城市交通大数据可视化……这些宁波城市交通实时监测数据都在百度(宁波)云智基地的一块大屏幕上一一呈现。这是为了帮助相关部门解决交通“梗阻”等问题,百度提供的大数据综合服务。据介绍,这些实时交通数据通过手机位置信息采集到后台,再展示出来只需40秒,这样的速度是基于“百度大脑”领先技术的支撑。

  当技术的光芒照亮城市,一个活力、充盈、幸福、安全的未来有了全新的保障。打造百度(宁波)云智基地的初衷,是利用“百度大脑”的数据感知、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助力宁波构建智慧“城市大脑”创新体系。有业内专家表示,“宁波大脑”就是让城市的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变成一个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有机体。

  以百度(宁波)云智基地为物理大脑平台,利用智能搜索,语音、人脸及图像识别等为核心的“百度大脑”领先技术,重点培育智能交通及车联网服务、智慧教育及知识服务、时空数据及精准位置服务、商务应用及精准营销服务、城市舆情及应急服务、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团队和企业。以城市运营中心为中枢大脑平台,以CPS智造大脑、健康大脑、出行大脑、教育大脑、位置大脑等为核心的城市应用大脑,形成智慧的“宁波大脑”1+1+N模式。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回归于人,对于宁波而言,如何通过打造智慧城市升级版,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切实感受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是其建设的根本,也是归宿。”对于建设智慧城市,有业内专家指出,让百姓有所感、有所得才是其根本目的。大数据时代,政府的城市治理、公共服务需要更多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以基地企业为核心的中枢大脑平台利用“百度大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宁波现有的智慧城市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优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现用机器智能代替人工操作,使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智慧城市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80%原先需要人处理的城市信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多结构、实时的智能综合协调处理,以用户为核心,打造一站式的智能服务,让原本孤立的行政单位和各个智慧系统可以统一智能的处理政府、企业、市民的需求,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企业服务精度,增强市民人居幸福感。

  百度(宁波)云智基地不断推进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宁波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对接与融合,取得初步合作成效。截至2017年底,宁波“消防大脑”、“位置大脑”、宁波港AI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接下来,百度刷脸、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将在智慧“宁波大脑”建设中得到应用。

云端智能经济 为转型升级赋能

  转型升级一直是贯穿宁波经济发展的主线。从工业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到现代服务业的强势崛起,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到智能经济的御风起舞,宁波产业加速驶向中高端。

  “宁波是工业大市,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百度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双方的融合有助于推动宁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智能经济发展,这是百度云智基地选择宁波的重要原因。”云智基地运营方云智(宁波)大数据产业运营公司董事长王洪全说。

  自宁波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以来,更是抢抓“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机遇,前瞻性地提出加快智能经济建设。百度(宁波)云智基地以服务宁波建设“中国制造2025”全国首个试点示范城市为目标,重点引进百度系企业及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以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服务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宁波模式”。

  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已为宁波搭建“百度大数据、百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百度产业生态、百度云智学院、百度体验中心、运营公司和云智基地合作联盟”等七个方面的资源。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技术平台,已对基地企业共享开放,推进宁波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宁波正在加快发展智能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日前,宁波城南诞生千亿级“智创大走廊”,云智基地正好处在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作为重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将成为“智创大走廊”上的“智能大脑”,通过百度创客、百度开发者和全国高校孵化联盟向宁波基地汇聚大数据人才资源,为更多宁波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的支持,提升创新能级,形成“大数据”资源与技术的创新系统,为宁波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引进企业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相关领域。预计到2021年,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将投入10亿元,引进和培育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企业12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发展成为宁波智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宁波是全球重要的汽车整车、核心零配件和汽车电子研发生产基地,拥有相关企业3000多家。百度当前正在全国进行无人车试验园区建设。未来,也有可能与宁波相关企业在百度无人车内测、试验环境和应用推广平台,及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开展合作。

互联共享向未来  阳光雨露云生态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一切。大数据的“互联共享”,又重塑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被赋予了强大的能量。创新浪潮,在这里激荡起层层涟漪,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一年以前,我们主营业务主要在上海,2017年6月和云智基地一起进入宁波,我觉得引力不仅来自宁波的物联网市场,更重要的是百度技术的开放,提升我们对物联网技术的开发能力,在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才能使未来可期。”基地首批入驻企业蓝成物联负责人说。

  蓝成物联是一家专门从事智慧消防系统研发的技术型企业。借助百度ABC一体化赋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带入消防行业,积极推动消防系统信息化的二次革命。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聚集,城市消防“老问题”和“新挑战”交织叠加,风险突出。据蓝成物联负责人介绍,“蓝成物联通过百度天工平台已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预测未来三个月的火灾概率,将增强消防部门灭火救援的指挥、调度、决策和处置能力,这就是智慧城市的‘消防大脑’。该系统已在宁波及周边城市全面铺开。”

  除了蓝成物联,中兴通讯、先河环保、八戒软件、摩拜单车、猎狐科技、万泽微测、百刷智能等40多家大数据企业纷至沓来,相继落子百度(宁波)云智基地,共同筹建“百度云智基地企业合作联盟”。

  “我们既要为引进的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土壤、雨露和养分。”王洪全说,云智基地在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生意+联盟”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吸引百度风投、建银国际、中投创投、远东宏信等10多家创投机构,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中信证券等10家金融机构,以及股书、微链、机器之心等20多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加盟生态链,为企业引进、培育、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云智基地持续为企业提供领先的综合服务,并以云智峰会为创新合作平台。2017年9月10日,百度(宁波)云智基地联合国家工信部信软司、国家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联盟、宁波保税区和宁波市经信委,以“智能系统集成与智慧城市、智能工厂建设”为主题,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宁波)云智峰会,共同论道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驱动各行业智能升级。

  新一届百度云智(宁波)峰会、百度云智创新大赛已经列入云智基地2018年的工作重点,“云智基地产业发展基金”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指日可待。

  云数融合、智领未来,云智基地这片“共享”的热土,于此激荡出万千气象,共享未来机遇,共谱发展新篇。
(1月24日浙江日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