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6-08 点击数:511
6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与成效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务院于去年发布支持实体经济的10条措施后,银行业、证券、保险都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较大,反映到金融领域,融资结构不合理、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不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
打通各种服务渠道
“金融必须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金融不能搞自我创新、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否则就会酿成金融的泡沫和金融危机。”王兆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条血脉、各种渠道,不仅要打通干渠,而且还要打通支渠、毛渠,使社会资金能够顺畅地流到有需求的企业当中。
可以看到,目前在资金渠道、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对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支持。除传统银行信贷以外,银行业还进行了其他多种创新。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租赁等同样对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的补充支持。此外,资本市场也专门开通了三板市场,支持小微企业债券的发行,并对支持科技企业、创新企业的私募基金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具体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数量和小微企业服务机构都在不断增加。银监会通过存贷比、单列信贷指标等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杨丽平在会上表示。
对于金融服务“三农”,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近几年,银监会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并积极组建村镇银行,这是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重大举措。”
着力清理资金“通道”
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对此,王兆星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要尽可能减少额外负担,坚决解决和消除无服务的收费和低投入服务却收取较高费用的问题,从而在资金成本上降低企业负担。”
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肖远企具体指出,下一步,银监会将从3方面入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一是盘活信贷存量,增加社会可贷资金,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二是继续加大对银行机构不合理收费的监督检查和整改追责力度;三是缩短融资链条,降低融资额外成本。
在盘活存量方面,肖远企表示,将要求银行收回债贷和发放一些兼并贷款,盘活沉淀在一些低效、产能过剩行业里的资金;继续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还将要求银行加大呆账的核销和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的转按,以腾出新的信贷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在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方面,肖远企表示,银监会将清理资金“通道”、“过桥”问题,进一步引导同业、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健康发展,减少银行的资金通道和过桥,使资金供需双方能直接见面,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还将要求银行进一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减少贷款额外成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用贷款、无抵押的消费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等纯信用贷款,降低对抵押担保、第三方评估的依赖。
严密防范金融风险
加大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十分重要。“需要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控,提升风险管理手段。”王兆星表示,包括地方政府平台、房地产等在内的一些领域,可能存在金融风险,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可控状态;另外,他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化解产能过剩和调整经济结构可能给银行业造成不良贷款”的提问时说,如何平衡和协调“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安全”两者的关系,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不小挑战。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金融业既要加强和改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又要防范金融系统性危机,挑战仍然很大。“下一步,要动态排查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完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风险防控协调机制;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市场违约、破产处置机制;强化监管协调,加强对交叉性、跨市场产品和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互联金融健康发展;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王兆星强调。
(据经济日报 记者 钱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