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8-02 点击数:694
据永川日报8月2日讯:眼下,正值葡萄销售旺季。在重庆某区县,本地葡萄一元一斤都卖不动,出现严重滞销的尴尬局面,葡萄种植户焦头烂额,直呼亏惨了。
而在永川区的金龙、青峰、南大街等镇街,价格在十至二十元一斤的葡萄“足不出园”就被市民和商贩抢购一空,葡萄种植户们是笑迎客商“送钱上门”,有的还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
同样都是农户种植的葡萄,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销售场面呢?
某区县种植户、合作社、农业经纪人和当地政府认为,雨水偏多、供大于求、盲目跟风是销售难的症结所在。
我区葡萄之所以销售火,当地政府和葡萄种植户则认为,价格不是问题,葡萄品质才是受市民青睐最重要的原因。
金龙镇:果农笑迎客商“送钱上门”
七八月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而近日记者在金龙镇的金龙和燃灯两个村的葡萄园里见到,架子上只剩下光秃秃的葡萄枝干,往日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却不见了踪影。
“我们金龙的700多亩葡萄早在七月二十几号就销售一空了,而且果园里的葡萄全部都是在田间销售出去的。”看着记者疑惑的眼光,金龙镇党委委员刘世春告诉记者,在金龙镇,80%的葡萄种植户种的都是蜜丽葡萄。因蜜丽是上市最早的优质葡萄品种,一般情况下在5月底6月初就上市了,比其他品种的葡萄要提前20天左右成熟。今年因雨水多,延迟了近一个月,于7月初才上市。
刘世春说,由于蜜丽葡萄果粒大,无核,微香,加之其卖相好,一到成熟季,开车前来购买葡萄的客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受到永川、铜梁、璧山等地商贩的青睐。在销售最火的时候,金龙的一个个葡萄园俨然成了“田间市场”。
据统计,今年,金龙镇的蜜丽葡萄亩产达6000斤,产值达700多万元。
青峰镇:刘贤文坐在家里接订单
在青峰镇牌坊坝村小拱桥的一片葡萄地里,一串串或颗粒圆润,或色泽鲜亮的葡萄,煞是惹人喜爱。
村民说,这就是万州移民刘贤文的葡萄园。即使是在下午最热的时候,在青峰至小拱桥沿线道路两旁依旧停满各种车辆,高温仍挡不住市民采摘的热情。
指着一片搭着钢架的葡萄,刘贤文说,他的葡萄分大棚和露天两种。大棚主要有玫瑰香、青峰红提、香妃、藤稔等四个品种,采摘时间在每年6月中旬至8月底。今年雨水多,但生长在大棚里的葡萄品质和上市时间并没有受天气的影响,所以在7月20日左右,大棚葡萄全部售完。
对于没有搭大棚的巨峰、红宝石、翠峰、金手指等品种的葡萄,刘贤文告诉记者,除了金手指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成熟外,其他品种的葡萄早在7月初或7月中旬就上市了,一直要采摘至8月底。目前,他已销了40000斤葡萄,其中露天葡萄已销30%至40%。
刘贤文高兴地说,他的葡萄园最贵的是金手指(25元/斤),最便宜的是藤稔(10元/斤)。往年,他的葡萄主要是通过进园采摘、在重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进超市设点售卖的方式销售。今年,光是在园子里采摘就供不应求,哪还有时间去设网点。不管是价高的还是价低的,都有市场。
其实,2009年,刘贤文也遇到过销售困境,差点血本无归。顾客大部分为周边村民,销量小。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他开始改良自己葡萄园的种植方式,引进金手指、香妃、玫瑰香等多个新奇的葡萄品种。
“物以稀为贵。品种新奇、多,错开成熟期,销售时间长,是10多年来我葡萄销售的诀窍。”刘贤文说,在引进新品种时,要特别注意成熟时间,尽量让果园里的葡萄先后成熟,延长售卖时间,这样就能减少葡萄积压的机会。
“香妃一斤16元,青峰红提、玫瑰香、红宝石14元,翠峰12元……”刘贤文说,按目前的价格算,预计130亩葡萄产量达20万斤,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
南大街街道:走绿色环保道路
走进位于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的郑清葡萄主题公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幅现代田园风光:钢筋和水泥柱搭建的葡萄架整齐划一,一株株葡萄枝盛叶茂,各个品种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满葡萄架,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郑清葡萄主题公园业主郑清告诉记者,他的300亩葡萄园里有早香甜、玫瑰香、金手指、黑提、红巴拉多、黑巴拉多、黄提、阳光玫瑰等80多个品种,均价都是25元/斤,很多品种都是其他葡萄园没有的。
“金手指甘甜爽口,有浓郁的冰糖味和牛奶味;玫瑰香一入口,便有一种玫瑰的沁香醉人心脾,甜而不腻,绝没有一点苦涩之味。”郑清说,种植葡萄20多年来,自己的葡萄之所以受市民喜爱,是因为自家园子里的葡萄口味纯正,既香又甜。20多年来,他潜心摸索出了一套绿色生态葡萄种植秘诀:开花后就不打农药,给葡萄铺地膜防止细菌感染植株,不给葡萄打除草剂,施油饼。
郑清自豪地说,自己的葡萄之所以粒大饱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控制葡萄产量。一般果园亩产在4000至5000斤,而他的果园亩产在1000至1200斤,为的就是让葡萄充分吸收营养。
为了畅通销售渠道,每年7月上旬至9月中旬,除了让市民到果园采摘外,郑清还在永川和重庆渝北设立专卖店。从历年的销售来看,果园采摘点销售额占70%,网点销售额占30%。
看着三三两两前来采摘葡萄的市民,郑清高兴地说,照目前的天气来看,预计今年他的300多亩地可产150吨葡萄,产值在7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