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11-08 点击数:594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11月8日报道:在忠县县官坝镇,说到“辣妹子”张雪花,很多辣椒种植户都服气地竖起大拇指:几年来在她的带动下,官坝镇的辣椒从最初的6亩变成800余亩,去年仅丰裕村503个农户的鲜辣椒总产量就达367.5吨,实现销售收入188万元。
“5月份辣椒栽植,我们抢雪花到地里指导;11月份辣椒采摘,我们又争着让雪花先到家里收购。”官坝镇翠柏村的辣椒种植户谢显忠和范翠杰笑着说,这个“辣妹子”推荐种“艳椒”“朝天椒”等新品种,让700多户村民发了“辣椒财”。
面对大家的称赞,这位2010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笑着说,自己种辣椒有“四个必须”,其中新品种是否选对很关键。
选种必须适合当地土壤
2010年初,张雪花回乡试种了6亩辣椒,当年获利1万多元。“我种植的辣椒主要是‘艳椒’和‘朝天椒’。”她说,选对品种是最终盈利的根本,新品种“艳椒”亩产可达2015公斤,集高产量、加工品质好、抗病性强等优点于一身。最重要的是,通过她在校实验发现,这个品种非常适合官坝镇的土壤和气候,而且具备重庆本地独有的一种辣味。加上“艳椒”是加工专用型辣椒,能够满足巴蜀人制作豆瓣、火锅底料以及泡制等多种需求,在市场上很好销。
同样,选择“朝天椒”也是基于上述原因,而且每斤“朝天椒”的鲜货收购价比“艳椒”还要高出0.5元左右。
该镇三峰村村民卢建伟算了算账,今年他种的两亩“艳椒”和“朝天椒”,虽然因天气原因有所减产,但已经卖了6000多元,地里剩下的辣椒至少还要卖1200余元。
种植必须选简便管用的方法
张雪花还有一个身份,是官坝镇辣椒种植的义务“技术员”。无论哪家遇到种植难题,一个电话,她就立马前往解决。什么样的种植方法更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乡亲们更容易掌握和接受,她只有反复实验。
比如,辣椒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移栽后的生长发育。传统的育苗法成活率低,改进后的基质育苗法比较复杂,村民不易掌握。去年,她研究出适合当地土壤的辣椒苗培育法——穴盘育苗技术,将“艳椒”的亩产由3000斤提高到3500斤,“朝天椒”则由2000斤提升到2500斤。
今年,张雪花又将基质育苗法和穴盘育苗技术结合,研究出了一种更容易被村民接受的育苗法,大大提高了辣椒苗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杀虫必须生态环保
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时,张雪花特别要求加上一条,不得使用化肥和杀虫剂。
那她有啥除虫好办法呢?原来,她自创了一套杀虫法:取一定分量的糖、醋、菜叶(剁碎)混合,在混合物里加入生物杀虫剂,再将这些混合物撒在地里。“这样不会让辣椒存有化学药品的残留物,环保又健康。”
销售必须建辣椒加工厂
“蔬菜销售最大的‘敌人’是时间,一旦遇到市场行情不好而滞销,蔬菜就会在地里出现腐烂等情况。”张雪花说,鲜辣椒不易存放,但干辣椒可以长时间贮存。因此,为了降低销售带来的风险,必须建一个辣椒加工厂。
去年,她投资30多万元购进加工设备,将不能及时销售的鲜辣椒烘焙成干货,并在主城开设直销门市。今年,她收购的辣椒销往主城、贵州等地已达140余吨,其中干辣椒40余吨,鲜辣椒1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