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擦鞋女推着老母亲“逛”县城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1-06 点击数:540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1月6日报道:58岁的张家翠是开县南雅镇人,20年前来到开县县城成了一名街头擦鞋匠。前几年,她将母亲从老家接到县城,但母亲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每况愈下。去年,她用辛苦擦皮鞋赚来的钱,为母亲买了轮椅,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就推着母亲出门感受外面的世界:“趁自己身体还好,能照顾好母亲的时候就多孝敬她,带她出门多看看风景。”

孝心是一架轮椅

冬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大时代购物中心广场上,匆匆忙忙的人群川流不息。在一个角落里,张家翠正专心地为客人擦皮鞋,不时抬头看护身旁轮椅上的母亲,脸上挂着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温情。

“我是农村人没读个么子书,到了城里做了很多种活儿,后来靠擦皮鞋挣钱糊口,一干就是十来年。”张家翠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冷风冻红了她的脸颊,但她一直微笑着,仔细又麻利地干着手上的活。

张家翠说,20年前她和丈夫来到县城打工,家里两个小孩交给母亲照顾。如今,母亲老了,走不动了,她就要更加好好地孝敬母亲。张家翠的母亲熊新惠今年87岁,无力行走,听力严重下降,吃饭还需要像孩子一样哄着慢慢地喂,在家里躺久了就会闹脾气。

“没有好的条件让母亲享福,也只有带她出门多转转路,但生活又要过,又要挣钱,所以我就只好带着她一起擦鞋了。”张家翠表示,自从买了轮椅,只要天不下雨,她总会推着母亲出门转路、遛弯,她将鞋箱和鞋刷放在轮椅底下,外出的同时也能擦鞋挣钱,为家里减轻一点经济负担。 

孝心是一张毛毯

轮椅上,熊新惠老人很精神地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偶尔会自言自语地大声说几句,享受热闹的同时,也满足地看着身旁忙碌的女儿。 

趁休息的空当,母女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看到母亲身上的毛毯滑落,张家翠立刻起身整理好,生怕老人冻着了。

“冬天这么冷,母亲即使穿得再多,一张毛毯也是离不得的,生病了不得了。”张家翠说,虽然冬天很寒冷,但母亲喜爱出门转路的习惯改不了,所以无论是去滨湖路看小孩追风筝,还是去公园晒太阳逗小猫小狗,她总会贴心地为老人带上毛毯、暖水杯等。

“老人加轮椅怕有百多斤哦,算上毛毯、鞋箱等,你劳力还是蛮大的嘛。”每逢张家翠推着老人气喘吁吁地坐下休息时,总有旁人问她,身高只有一米五的她究竟哪里来这么大的力气? 

“母亲身体健康就是后人的福气,出门为的就是让她开心、长寿。”张家翠觉得,虽然每次出门带着衣物、毛毯、水杯等让自己很吃力,但能照顾好母亲,让母亲快乐、健康,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去年,张家翠带着母亲已经将大半个开县县城的大街小巷逛了个遍,她还希望带着母亲到更多的地方去看一看。 

孝心是一种陪伴 

“自从四年前父亲过世,妈妈一个人的日子也就过得很清苦,但她仍然坚持照顾外婆,再苦再累都会让外婆过得舒心、快乐。”张家翠的大儿子吴杰说,外婆最怕孤单,在家里要么开着电视机,要么就得有人陪着,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母亲的照顾。 

张家翠说,无论她出门走到哪儿,都要带着母亲,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曾一直劝阻,但最终同意了她的做法。 

“出门办手续她带着,干活她带着,走亲戚她也带着,我感觉妈妈带外婆就像是带一个孩子一样。”二儿子吴博觉得母亲太不容易,娇小的身躯推着外婆相当费力,所以他想替母亲分担,每逢下班时段总会在家附近等待着母亲和外婆的归来。 

张家翠讲,自己没读什么书,文化虽然不多,但自古以来做人要有孝道这个道理还是懂的,“老了的时候孩子都指望不上,那怎么得了?我们就应该像母亲照顾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去孝敬老人、照顾老人。”

“母亲怕孤单,我就尽量陪着她,我走到哪儿就带她到哪儿。”张家翠说,还希望两个儿子能努力,更有出息,经济好一点后就带外婆到更远的地方去看一看。文/图 通讯员 叶娟

老人看着女儿擦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