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2-11 点击数:514
“每天,我都要在报刊发行车送来报纸前,做好投递准备工作,这样才能让读者早点拿到报纸。”2月10日凌晨3点40分,当大多数人都在熟睡时,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望龙门发行站的报刊发行员周先胜就已在发行站等待送报车的到来。
以站为家,他一干就是九年
今年53岁的周先胜是南岸区大兴场人,农转非后,他便进城务工。由于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打临工便成了他收入的主要来源。直到2006年,周先胜成为重报集团的一名报刊发行员后,生活才逐渐稳定下来。
“最开始很不习惯。”周先胜说,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起床,6点钟就要开始送报纸,一个发行员带着重达几十斤的三四百份报纸,还要挨家挨户全部送完。
周先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上完班后,他就累得趴在桌上半天不想起来;当发行员的第一个冬天,从不生冻疮的他,耳朵、手上也都长满了冻疮。
虽然很苦很累,但周先胜却很珍惜。他说,每月1600元左右的工资,基本能满足他一家的生活开支,而且单位还为他们购买了“五险一金”,让他退休后没有了后顾之忧,比打临工强多了。
带着这点滴感激之情,周先胜工作后不久,就搬到了发行站居住,在送报的同时,义务接下了“接报”的活儿,成为发行站每天到得最早的员工。而且这一干就是九年,没有请过一天假,只有每年春节、国庆报纸停刊时,才回大兴场看望妻子和孩子
亲人离世,他仍抱痛坚守岗位
长期与家人分居,让周先胜忽略了家人的身体状况。2014年8月18日,周先胜的妻子被查出患了肺癌晚期,3天后便去世了。
“这几天你就回家休息,站里的工作就先别管了。”发行站负责人对周先胜说,可让人意外的是,妻子葬礼后的第二天凌晨3点40分,周先胜又准时出现在了发行站外。
“我心里放不下。”周先胜满眼泪水地说,那时正是报纸征订的重要时期,发行站的人手本就严重不足,我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耽搁了报纸订阅。
目不识丁,他却赢得所有人尊重
“老周人很厚道,我们这周围的订报户,都只认他,”在周先胜负责的朝天门片区,摊户李其云已与老周打了3年的交道,虽然他有多个摊位,但不管他人在哪个摊位,周先胜每天都会亲自将报纸送到他手中,从未间断过。
虽然周先胜目不识丁,但每到报刊订阅期间,摊户们都主动订阅报纸、帮他填写单据,周先胜每年的报刊订阅量也逐步提升,今年,其订阅量就比去年多了20份,达到430份,成为发行站里数一数二的订报能手。
“既然干了这行,就要干好,我要对得起这份工资。”周先胜说。(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