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制篾编织手艺有传人,手编撮箕“出口”沿海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5-19 点击数:477

  据重庆日报农村版5月19日报道:“不要小看这其貌不扬的撮箕,已经从本村 ‘出口’到沿海了呢!” 近日,云阳县高阳镇海坝村农民熊长友,一边编织着撮箕,一边兴奋地告诉笔者。

熊长友的院坝内堆了一堆青竹,来回摆弄着青篾的熊长友告诉笔者,从祖上算来,60岁的他是制篾编织手艺的第三代传人。他的爷爷是佃农,农忙时帮人打短工,农闲时做篾活。到了父亲这一辈,基本上是以篾活为业了。“篾活不光是门手艺活,也是门体力活。比如说劈竹,买回来的竹子每根少说也有十几米长,近百斤重,而劈竹刀的分量也非普通刀具能比。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如今我也成了制篾的老师傅了。”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铁制品、铝制品代替了竹制品,需求篾活的也少了,老熊感到怅然。

但偶然的一次,广东惠州某酒厂向他定制的一批撮箕,得到了对方的好评,为熊长友带来了不错的口碑,他的手编撮箕一下子销量大增。

“如今一天能编制两三个,一个月有近3000元收入。”每天晒着懒太阳,熊长友充分利用海坝村丰富的竹子资源,在农闲时熟练地编织撮箕。目前,他编织的撮箕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等沿海一带,不少客户还上门选货。文/图 通讯员 刘益辉

(图为熊长友正在编织撮箕,标题为编者所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