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6-04 点击数:523
两年后,我这里产值能达到40万元!”近日,云阳沙市镇兴家村,26岁的唐道伦指着自己的花椒地,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
2010年,唐道伦开始学着当花椒贩子。往返于成渝高速,将花椒运输到各大火锅店。
一路奔跑3年后,唐道伦回到兴家村,不再卖花椒,准备自己种花椒。
他与农户达成120元每亩的协议,流转到了700亩土地,“如果我赚钱了,大家都可以入股分红。”
2013年8月,唐道伦从江津引进“九叶青”花椒幼苗12万株,一口气将它们洒向了海拔750米的故土。
洒下幼苗,就能乖乖长大?没那么容易,因为技术不过关,他的地里,最多一次竟死了2000株苗子。
不甘心的唐道伦,专程跑去云贵川考察学习,掌握了关键技术,一切开始井然有序起来。
去年,部分大苗开始挂果,近1吨干花椒产出。
今年,唐道伦又购置了一台一次性容纳30吨花椒的烘干设备,告别了传统的靠人工日晒烘干花椒的方法。
“探出路了,就可以带大家一块儿干。”年纪轻轻的唐道伦很快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免费发苗子给农户,免费出技术,统一销售,农户只出土地和劳力,投产后自己和农户二八开分成。”今年初,已经有5个大户加入唐道伦的专业合作社。
“我在他那拿了3000株幼苗过来种,我看好他。”兴家村农民徐松说。
“还有30多家散户想加入合作社。”唐道伦高兴地说,今年,他虽然只能产1吨多干花椒,但市场行情看涨,干花椒批发价达到32元/斤,等到了2017年,所有苗子进入盛产期时,预计能年产花椒26吨,产值达40万元。 (据6月4日重庆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