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綦江:做强基层卫生院 托起群众健康梦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7-23 点击数:401

      “赵孃孃,早!”70多岁的赵泽银刚步入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的大门,就传来医护人员亲切的问候。赵泽银是当地农药厂退休职工,患有职业性皮肤病。据她讲,摊上这种病后,也去过大医院,但后来还是定在当地治疗。

“还是在这里看病最方便实惠,医生护士也信得过。”手里拿着医生开的药,赵泽银满意地说道。其朴实的话语也是当地许多患者的心声。

这是綦江区缓解基层群众就医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通过全力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初步形成了医院建设标准化、医疗服务规范化、公共医疗信息化、居民健康管理网格化、行业监管精细化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新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走进綦江区古南街道卫生院,前来看病的患者井然有序,各种制度规范上墙,病房干净整洁。在住院部,该街道新山村社区的李大爷正在接受输液治疗。

“以前的住院部是拥挤不堪,现在新住院部住院条件好了,我们病人在这里治疗也舒心了。”经常入院治疗的李大爷感叹。

据该院院长张超介绍,2007年以前,卫生院业务用房还不足1000平方米,现在已接近7000平方米,职工130多人,就医环境大大地改善了,同时,在资源配置上又新增了彩超、DR、呼吸机、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就医环境的改善和资源配置的投入使用,提升了我们为辖区群众服务的综合实力,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就医压力。”张超称,以前受床位所限,一个月只有370个住院病人,现在一个月最多的时候可以为近500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近年来,綦江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患者就医条件。去年,该区16个标准化卫生院国债项目已全面完成;“撤并村”卫生室建设任务34个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全区29个街镇卫生院(中心)和357个村卫生室已全部通过等级评审,标准化率分别为100%、80%。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保障群众就医质量

“以前只能到区上或者市上的医院,现在在当地卫生院也能得到放心的治疗。既节省了时间,治疗费用也节约不少。医生还经常去家里给我量量血压、号号脉!”7月15日上午,正在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看病的患者张明全高兴地说。

为张明全治疗的是文龙街道卫生院的王医生,他刚刚结束在重庆一家“三甲”医院的进修学习归来。

据了解,文龙街道卫生院医务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111人;检查治疗设备有放射科CT、东芝TBA-1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普内科体外反搏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辐射辖区12万多名基层群众。

据该院院长向世伦介绍,文龙街道卫生院一直致力于医疗技术的提升,每年都会安排医生到北京、重庆、上海等地的“三甲”医院进修,提高全院医疗技术水平。

据了解,綦江区强化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养,探索建立属地化定向培养和区域人才交流机制,常态化地选送骨干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同时,还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目前已举办市级项目20多个,区级项目40多个,学科普及率达95%,技术人员参学率达100%。此外,还建立县乡医疗机构帮扶机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据悉,今年内该区卫生系统将总共引进人才186人以上,其中副高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30人,公招补员或考核引进人才156人。

紧抓医德医风建设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力度合不合适?”“再加点。”7月15日下午,在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辖区居民刘东生正在做颈椎病康复理疗。

正理疗的刘东生说,这是他来卫生院做的第二个康复疗程。

三江街道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辐射辖区及周边地区共计20余万人口。

“中医康复科是医院全新打造的重点特色科室,集诊疗、治疗、住院、取药为一体,全科室共有10多人,其中有2人具有副高职称。”该院副院长朱清梅介绍,为了宣传传统中医药常识、新农合中医药补助政策等,医院还专门配备了3辆流动宣传车,走街串巷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乡镇卫生院有了设备,有了人才,还要有过硬的行业作风。”綦江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家伦表示,在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与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大力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紧抓医德医风建设,将廉洁风险防控纳入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前,该区已健全举报、投诉、接访制度,设立投诉中心,设置举报箱等,主动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同时,各医疗机构还积极优化就诊流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开展“就诊有人引、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的“六有”服务。仅去年,就为无家人陪护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陪检服务1140人次;回访出院患者14978人次。 (据7月23日重庆日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