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9-11 点击数:524
1997年以来,武隆县火炉镇筏子村村民申建忠以愚公精神在荒山背土种下5000余株桃树,试种48个品种,培育出仙女脆桃,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申建忠家住武隆县火炉镇筏子村。他一直都是一个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的人,他将自己多方考察的种植经验,新品种研制成果、生态种植理念无偿向广大种植户传授,经常指导村民生产,组织村里的脆桃外销,及时解决种植中的疑难问题。在种植户心中,他就是一本“脆桃种植实用技术丛书”。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度无栖身之处,凭着一股蛮劲,他让一片荒山变成了果园;凭着一股韧劲,他创造了“仙女脆桃”;凭着一股热诚,他带动周围群众走上了富裕道路。
愚公精神背土造果园
1997年腊月二十八,申建忠三兄弟商议着分家。只有两套土木结构的农房,怎么分呢?三兄弟最终决定:画鸡爪决定其归属。申建忠最终成了无房者。拿着两个哥哥补贴的1万元钱,申建忠暗暗发愁:没有了栖身之处,今后的生活咋办?年后正月二十二,他在老家筏子村9社周围遛达,见一片乱石坡上偶尔生长的几棵脆桃树枝繁叶茂。他寻思着:何不用在职校学到的农学知识种植脆桃创业呢?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徐小蓉的支持,夫妻二人决定在海拔700米的筏子村荒山坡上栽种脆桃树。为了掌握脆桃树种植技术,申建忠过完春节便赶赴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拜师学艺。当年10月,申建忠回到筏子村9社,以每亩100元的价格租下50亩荒山坡30年经营权。“50亩荒山坡上尽是光秃秃的大石头,栽植桃树需要泥土啊!”申建忠站在租来的荒山坡上,开始犯愁了。雇人雇车往山上运泥土需要一大笔资金,可准备用来建新房的1万元已用得所剩无几。为了省钱,申建忠夫妻二人决定当一回“愚公”,自己编背篼背土上山。50亩荒山坡需要背多少土来栽树,记不得了,他只知道,栽一株脆桃幼苗,平均要背15背篼土。一亩地栽植110株,粗略估算,一亩地要背1650背篼,栽完50亩地,他们几乎往山上背了10万背篼的土。从1998年11月至1999年的10月,夫妻俩耗时一年,终于完成了背土填乱石函种树的任务,双手、双肩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从此让荒山变成果园,创业之路由此开始,当地村民都称他为“活愚公”。
刻苦钻研“仙女脆桃”终扬名
地盘有了,他开始寻思品种的问题。1997至2000年,他先后到农科院和果树科研所引进48个品种进行试种,但均告失败。 一次次失败并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男子汉,反而一次次激发了他的韧性。他坚守着非成功不可的意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考验。
2000年他自费到山东农学院函授学习果树专业。2001年,他在园内桃树的一丫枝上发现变异,结的果与其母本不同,其性状均优于母本,于是,他将变异的接蕙与不适应的品种进行高换,经过三年的尝试,桃树开始结果。2005年至2007年,他对本品种的生理特点及丰产性能继续进行观察试种,发现该品种特别适应当地气候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甜脆不软,“仙女脆桃”之名在当地广为流传,供不应求。
组建合作社带动众乡邻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富大家才算富。2007年初,申建忠组建了“民绪”脆桃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申建忠低价将脆桃种苗销售给火炉镇的其他农户,并无偿为当地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服务。高超的技术、良好的信誉、公平的价格,让申建忠的“民绪”专业合作社远近闻名。随着业务增多,“民绪”合作社的成员也由几十人发展到二百余人,技术服务范围由筏子村逐渐发展到火炉周边乡镇的几十个村。“作为一名党员、一位劳模,不仅要自我发展,更要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申建忠如是说。他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的技术变成了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
在他的带动下,当地40户群众种脆桃350亩,加上自家的200亩桃园,合作社种植面积已有550亩。每年脆桃成熟时节,外地客商前来采购,车辆络绎不绝,场面非常壮观。前年2月,申建忠又成功流转土地1000亩。自己培育的7万多株幼苗,已卖到6元钱一株,仍然紧俏得很。截至目前,明绪合作社的桃园总面积达2000亩。
建立科普示范阵地,无偿为民提供帮助
如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解决农户零星分散的脆桃种植和销售势单力薄问题?2012年,申建忠以申建果树种植场核心,成立了武隆县忠容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建立仙女脆桃扩繁科普示范基地,他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办社宗旨,以助农增收为已任。通过学习合作社的相关职责,学习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决心从提高农户入社自觉性入手,耐心细致的做农户工作,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入社,现有90%以上农户加入合作社。
为解决农户技术需求,他还多方筹措资金,争取财政补助一点,合作社投入一点,农户自筹一点,整合资金,建立科普培训室200平方米,科普宣传栏3处,科普图书室内配齐脆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手册等20种先进实用技术资料,长期供农户学习参考,为农民学习提供了阵地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普及推广实用技术,提升科学种植水平
申建忠在脆桃种植过程中,他利用空余时间,向村民宣传生态理念,科学种植理念,深入田间、地头、院坝现场指导,操作示范,技术讲解,希望帮助大家增加收入和获得知识的进步。他认为,只有科技含量高、质量好,才能买到好价钱。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他先后聘请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农学院等专家实地指导10余次,培养种植技术骨干80余人。
他还利用基地的技术和信息优势,通过技术培训、科普讲座、科普宣传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力倡导科学种植仙女脆桃。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脆桃快繁技术、反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果与分级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种植水平逐步提高。
几年来,共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5次,科普讲座23次,更新宣传内容17次,发放图书资料22种,受益达到了3.5万余人次。
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脆桃产业规模
通过科普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先后引进试验新品种60个,建立科技示范园5个,重庆市北碚区千亩仙女脆桃游乐观光园正在建设之中,仙女脆桃苗圃150亩,水果包装厂2000平方米。从单户种植发展到2000余户,培育50亩以上种植大户100余户,科技示范户达1000余户。种植面积从200亩发展到8000亩,亩均单产500公斤增至1500公斤,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县脆桃产业生产、繁供体系已基本形成,脆桃产业已逐步成为武隆县内外中高山乡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据重庆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