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6-02 点击数:13773
重庆日报6月2日讯:近年来,南川经济发展可以用换挡提速来形容,去年该区生产总值达到210.8亿元、增长10.7%。
指标逆势上扬的背后,“工业强区”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
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通过做大总量、增强实力,2016年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16.3%,解决了1.9万人的就业。
当工业崛起,南川实力强起来、城乡美起来、百姓富起来的蓝图才能变作现实。
“一园四组团”竞相发力 “4+3”主导产业显雏形
近年来,南川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培育得到了扎实推进,可以说工业真正热火了起来。
作为南川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立于2006年的南川工业园区按龙岩、水江、南平、大观“一园四组团”布局不断发展,蝶变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的进程中,着力培育壮大铝铜材料、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新能源“4+3”主导产业,同时加快全市铝铜材料、中医药、智能制造、紧固件、新型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基地的打造步伐。
10年来,南川工业园区按照“工业强区”战略部署,坚持“特色化定位、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产城化推进、创新化驱动”,着力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闯出了一条具有南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截至2016年底,园区共入驻187家工业企业,其中142户已经投产,规上企业达到77家。有数据显示,去年该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16.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4%,工业投资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南川工业园区“一园四组团”竞相发力。
去年,南平组团升级为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大观组团成功获批。鸿庆达、南商机器人等9家企业投产放量,新增规上企业22家。煤电铝一体化、页岩气勘探开发等47个项目加快建设,工业投资增长58.7%,位列全市第一,创近年最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一年引进项目25个,为工业园区向好发展积聚起强大势能。
用“靶向疗法”做强“南川制造”
建设“强美富”新南川,必须找准方向、聚焦重点。如何在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上不断突破?今天的南川正在集聚力量,通过“靶向疗法”精准发力,让“南川制造”再升级。
目前,南川正在加快园区整体开发建设,拟新整治储备土地3000亩,建成区扩大2平方公里。同时还将投用运营园区各组团污水处理厂,新建、续建园区道路23公里、安置房30万平方米。园区商业、金融网点和教育、医疗等生活设施建设也在提速中,配套水平将更满足群众需求。
铝铜产业释放效应,正威一期加快推进,南邦铝业扩能达产,中涪南热电联产完成主体建设,提速特种氧化铝开发……2017年,南川将实施22个重点工业项目,新投产企业20家,新增工业产值40亿元。
今年南川将落地一批上下游关联项目,完善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并实施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机动车、智能手机产业链配套等一批制造类项目,同时新引进中医药产业项目10个以上。
近年来,南川认真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将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
以“4+3”产业集群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南川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将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破解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拉开新型工业“大格局”
尽管南川工业已呈现出较新、较强的竞争优势,转型升级步调也明显加快,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处于工业化中前期,是爬坡上坎、逆水行舟的关键节点。
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南川工业未来在产业升级的“战场”中将如何树立担当?
通过建设千亿级园区平台、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十亿级骨干企业,全力构建“千亿工业”格局,南川力争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
将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南川继续坚持要素向园区集中、政策向园区集结、项目向园区集聚,构建以龙岩、水江、南平、大观组团为主,太平场等基地为辅的工业发展空间格局。
到2021年,南川工业园区建成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
为了让南川成为一方“工业热土”,该区将推进城区与园区规划布局无缝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体系融合互补、市政建设一体推进、公共服务全面接轨,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产城融合。
把现代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根基,南川将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集群化,继续着力培育壮大“4+3”主导产业,力争形成七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几年南川将垂直整合上下游资源,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同时实施品牌成长战略,培育“医药南川”、“材料南川”等工业品牌,提升“南川制造”竞争力。
依托七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产业基地,南川以“企业主体、扶优育强、以大带小”为理念,紧盯“高大上”,抓住“小精尖”,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有特色、高成长性的“小巨人”企业,推动“小做大、大做强”,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到2021年,南川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300家,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60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上市公司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