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资讯

渝商资讯

Yushang Information
沙坪坝:提速对外开放 强化创新驱动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3-08 点击数:7000

 

                       (2018年1月25日,位于沙坪坝区凤中路的重庆西站一期工程开运 摄/何超)

   重庆日报3月球日报道: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沙坪坝区在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具体部署中,最重要的落脚点之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落脚在哪呢?

    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提速对外开放,强化创新驱动。

    新年伊始,沙坪坝区在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上,就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中欧班列(重庆)的开行“提速”,在2017年运行663班的基础上,今年的运行要突破1000班;国家发改委同意将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库予以重点支持,国家商务部同意将此纳入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与新加坡合作推进……

    沙坪坝区大学科技创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小康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驱动项目落地大学城科技产业园,并动工建设……

    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在新年伊始的迅速发力,将成为沙坪坝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提速开放推动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开放是沙坪坝区特色彰显的重要标志,更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高质量发展中,沙坪坝区立足在内陆开放新格局中的区位、资源和发展基础优势,优化升级通道、口岸、平台、主体、环境等开放要素,加快建设好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前沿阵地。

    “自贸区、重庆铁路口岸、中新互联互通、中新班列(重庆)等对外开放的平台、通道等,已使沙坪坝区站在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前沿。”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沙坪坝区将利用这些平台和通道,使对外开放成为引领发展的动力源泉。

    内陆开放高地前沿阵地的作用正在显现

    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前沿阵地,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正在显现。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上,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陆上贸易规则”个性化探索;中欧班列(重庆)承运提单信用证结算等3个项目,已成为上报国务院的创新案例;“美元快付”、文化贸易平台等7个项目,在全市率先实践和试点。

    目前,沙坪坝区的自贸试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投用,并实现了“一窗式”办理。并在全市率先实施“二十六证合一”和建设领域审批改革试点。

    西部物流园,是沙坪坝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通道。目前,西部物流园在重庆内陆开放高建设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欧班列(重庆)运行了663班,“渝黔桂新”铁海联运南向通道实现了常态化班列开行,“渝满俄”班列进入试运行;进口整车3288辆,同比增长60.8%,保持内陆第一;植物种苗指定口岸建成,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利用率提升77%;全国首个国检综合试验区获批;全市首家市级综合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成功落户物流园。新增力帆进出口等企业468家,同比增长212%;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4%。

    “招商引资,已成为沙坪坝区对外开放吸引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仅在2017年,通过突出重点特色产业,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就签约引进御芯微物联网、中科纳通新材料等高科技项目20个,美国安博、普洛斯物流等物流项目10个,意大利国际商贸城、万达小贷等新兴服务业项目29个,协议引资358亿元、到位资金110亿元。

    开放前沿阵地的建设全面提速

    “在加快形成内陆开放新格局中,沙坪坝区作为前沿阵地,对外开放已全面提速。”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在重庆自贸区建设中,沙坪坝区西永片区有22.81平方公里。目前,沙坪坝区在提速自贸区建设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项目落地为抓手、以供应链金融为特色,深入推进建设领域审批流程标准化等行政审批改革,落实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制度。

    在深化解决现存国际贸易规则中陆上贸易运单、提单或仓单不具备与海上贸易相同的物权凭证、金融结算属性问题的陆上贸易规则的探索中,沙坪坝区正利用中欧班列(重庆)的通道优势,探索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避免纠纷与误解的国际相关法律和国际惯例,以及获得对贸易相关的共同理解而制定的一些规则。

    与此同时,沙坪坝区还通过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大发展;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中新合作项目一体化实施。

    新年开始,沙坪坝区提速了物流园的国际铁路多式联运枢纽,铁路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物流供应链金融中心的“一枢纽三中心”建设。

    在拓展对外开放的通道建设上,将稳定运行“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力争今年开行300班;协同完善中欧班列(重庆)功能,力争常态化运行“渝满俄”班列;通过加快一纵线、二横线建设,加快与铁水公空通道互联互通。

    开放口岸的建设也在提速。沙坪坝区通过深化西永综保区与铁路物流保税中心(B型)的联动机制,加快建设国检综合试验区,发挥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提速打造西部进口整车及零部件分拨中心,投运植物种苗口岸,延伸落地肉类、水果等指定口岸,申报设立首次药品和生物制品进口指定口岸,完善口岸建设。

    开放平台的建设也在西部物流园内提质提速。目前,园内正在启动建设国际物流片区,投运8个、开建6个物流项目,新增物流仓储面积64.6万平方米;建设国际贸易集聚区,力争今年实现进出口额15亿美元。

    提升城市品质 营造开放好环境

    3月5日,沙坪坝区召开提升城市品质——市容市貌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启动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营造对外开放好环境的行动。

    今年内,沙坪坝区将在提升城市品质行动中,精准实施井双等片区2800户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形象和群众居住环境;加快站东路、沿山路、凤中路转换道等10个城市交通项目建设,疏解成渝客专沙坪坝站、重庆西站等重点区域交通;建成轨道环线、5号线沙坪坝段,加快轨道9号线建设;打通富洲路延伸段等8条断头路,续建沙滨路磁井段等9条道路;推进模范村停车库等19个公共停车场建设,推动一批停车场“平改立”,启动“智慧停车”建设;推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项目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在改善市容环境上,整治交通秩序,强力实施“两违”整治,推进22个老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建设3个以上“增绿添园工程”,新改建6公里绿色步道、4座人行天桥等。

    创新驱动引领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沙坪坝以激活科技教育资源为突破口,以大学科技创新城建设为载体,启动提速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全市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地区在哪?

    在沙坪坝。

    目前,沙坪坝区域内有科研院所65所,拥有各类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04个,科技工作者9万余人,其中院士都有12人。还有重庆大学、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等高校16所。

    全市科技成果最丰富的地区在哪?

    在沙坪坝。

    2016年沙坪坝区R&D投入占比3.08%;2017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45件,居全市第一。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重庆区县双创指数,沙坪坝区在80分以上,名列前茅。

    “把这雄厚的科技资源激活,使之成为创新驱动的活力,从而引领沙坪坝区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是我们在落实市委部署中的又一重点行动。”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

    大学科技创新城集聚创新资源

    由重庆市科委与沙坪坝区政府共同提出并建设的大学科技创新城,是以重庆大学城为核心,以西永微电园、大学城科技产业园为支撑,以自贸区、保税区为依托,利用区域人才、技术、产业优势打造的全市创新示范前沿技术高地。这里将成为重庆市的研发机构聚集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高科技人才聚集地和科技服务业聚集地。

    沙坪坝区在推动大学科技创新城的建设中,统筹编制大学科技创新城产城融合发展规划,以大学城为核心,以西永微电园、大学城科技产业园为产业发展空间,依托自贸区、综保区政策优势,来加速大学科技创新城建设。

    在激活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中,通过促进产学研一体、产城景融合;优质高效服务微电园转型升级,促进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产业集聚发展。

    在大学科技创新城内,沙坪坝区将打造“创新智核”。通过利用大学城现有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通过建设“高校+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生态链,形成全市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氛围最优、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核心。

    重庆·大学城科技产业园,是沙坪坝区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载体。这一产业园位于沙坪坝西部城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包括产业孵化中心(大学城)、研发创新基地(原曾家组团)、生产制造基地(原青凤组团)三个板块。

    目前,在这一载体内的创新驱动已开始全面提速。在创新平台上,科技创新城内(大学城科技产业园部分),已落地潍柴汽车新能源研究院等9个新型研发机构,中软国际智能制造与服务基地等11个创新服务平台,东风小康智能高端整车和小康新能源高性能动力系统等25个产业项目。北斗民用、裕同科技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在集聚创新驱动资源上,大学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功搭建。北斗民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获评“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君岳科技等产业基金落户运营。

    “一中心两基地” 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

    重庆·大学城科技产业园,是沙坪坝区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在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中,将打造一批创新基地。

    目前,沙坪坝区正着手大学城科技产业园内的科创中心建设。科创中心位于大学城南路与大学城中路交汇处,总投资22亿元,占地约78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科创中心将与中电光谷合作,将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工业设计、检测检验、科技金融、科技人才服务等科创类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地。

    在大学城内,沙坪坝区正在着手建科技创新街区。街区位于大学城核心区域,学城大道西段,全长约1.5公里,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已建成13万平方米。街区紧邻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科技学院等高校。周边集聚有科创中心、城市会客厅、科技广场、人才公寓等创新要素。街区将依托大学城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吸引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创新要素、科技服务等集聚融合发展,打造大学科技创新城的城市名片。

    创新公园也是沙坪坝区今年重点建设的项目,是大学城科技产业园内的研发创新基地,占地约300亩,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公园内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孵化器、检测中心、智慧总部、高端人才公寓、商务酒店、生活配套等功能板块。以生态公园形态打造科创产业综合体,发展成为研发机构集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高科技人才聚集地和科技服务业聚集地。

    在科技产业园内,科技创意天地也即将开工建设。位于大学城交通主干道虎曾路的虎溪老场镇的科技创意天地,预计总投资32亿元,占地约315亩,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创意天地的建设,将依托大学城教育科技优势及虎溪老场镇原有历史风貌,结合区域内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意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造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园、重庆市地标性特色文创小镇。

    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沙坪坝区还加快了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加强与中国电子、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及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勤务学院等军事院校合作,探索建立军民协同创新平台。同时,协同承接国家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推动军民技术成果双向转化,正在推进先进微电子协同研发平台、北斗民用、量子通信器件等重点项目,打造全市重要的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吴黎 王彩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