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

Policy Environment
浙江搭建民企对接科技金融平台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2-24 点击数:373

    温州金融时报12月24日讯 怎样让民间的小资本能够与大项目、大产业对接?让银行的大资本与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对接?让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类资源与产业经济、实体经济对接?全国知名金融专家日前集聚杭州为浙江民企支招。
在12月22日由浙江省工商局、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民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会暨科技金融双对接活动启动仪式上,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缪建民、永安期货总裁施建军、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万建华、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朱玉辰、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副会长范勇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摩根大通银行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方方、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赛领资本总裁刘啸东、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长王钧这13位全国知名金融专家受聘为浙江省民营企业联合会的金融顾问。今后,他们将利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这一平台,具体指导浙江民营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杠杆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指出,浙江的民营企业要转型升级,科技和金融是两大抓手。浙江现在科技和金融方面都遇到了瓶颈,浙江制造业科技含量不高,新产品的产值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方面与其他发达经济省份相比没有优势,有一些指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方面,浙江的贷款余额全国第三,是金融大省,但金融承载的风险、存在的问题很严峻。因为体量比较大,浙江的不良贷款是全国最高的,企业负债率很高。
朱从玖说,美国硅谷的模式,对于浙江很有借鉴意义。很多有名企业,包括中国的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有硅谷的资本来支持。硅谷的成功,除了科技创新能力很强,还在于几乎每一个科技创新,都能在硅谷找到风险投资。所以,未来经济发展要取得领先,要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就看谁能够发展好风险资本。但浙江民营企业家,目前还比较依赖银行贷款,不了解金融多样性,事实上,过于依赖银行贷款是很难把高科技的产业发展起来的,浙江民营企业今后要学会运用除贷款以外的金融工具。
大会还发布了《关于在全省民营企业中开展对接科技、对接金融活动的决定》,明确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统一规范、高效便捷、务实管用的全省民营企业对接科技、对接金融信息发布平台的服务体系,培植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培训基地和培训体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