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日报3月10日讯 (记者 叶德初) “园区里厂房整齐划一,食堂、职工宿舍、超市、活动室、阅览室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绿化做得也很满意。”提起自己入驻的瑞安市经济开发区的云江小微企业园,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荣国倍感振奋,从租用多年的破旧厂房搬入这里后,公司年产值更是创下新高。
温州以小微企业发家,但多数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发展空间不足。为解决这一困境,今年温州提出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简称小微园),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我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04个小微园,按一个小微园就是一个工业城市综合体的要求,做到生活、生态、生产在一个区间。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启动的小微园有70多个,其中今年要启动建设33个有示范作用的高质量小微园,已供地的有10个,已开工建设的有4个,部分小微园的产业集聚效果已开始凸显。如瑞安印染小微园、平阳水头皮革整合提升溪心小微园、苍南县卤制食品小微园等。另外,乐清市根据电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要求,选择低压电器、电气配件,以及表面处理等电气行业的配套产业;永嘉县立足当地特色,选择泵阀、教玩具和童装。
“公司去年1月份搬进苍南龙港小微企业创业园,截至2013年底,产值就翻了一番。”温州辉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志柯表示,之前的厂区都是靠租的,面积小,又经常搬来搬去,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如今进了园区后,有了自己的厂区,员工也有了宾馆式的宿舍,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等配套设施也是一个都不少,今年员工的返厂率达到了100%。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汤志柯也是充满信息,他说,今年已接了大量的订单,企业效益肯定要刷新纪录。另外,在听到苍南提出小微园建设引入“工业城市综合体”概念后,汤志柯对今后也是充满期待,“打造工业城市综合体,不仅能让环境变好,设施更齐全,员工也能安心留下来,而且这对于园区内企业形象、品牌效益的提升,都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对小微企业来说,小微园的建立,能帮助解决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空间制约、产业分散、升级难等问题。”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打造的小微园属于“升级版”,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标准厂房,更像是一个企业社区、一个小城镇,里面有主导产业,有技术平台,有配套设施,还有管理服务,从而也更人性化。
此外,为了让更多成长型、有实力的小微企业“入园无忧”,市经信部门还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方式,加快审批速度,对小微园进行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分割;通过减免城市配套费,允许小微企业产权融资,落实小微园建设基金等措施,努力为小微企业“拎包入住”提供便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