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5-07 点击数:695
据重庆商报5月7日讯 什么是非法集资,市民该怎样防止上当受骗?昨日,重庆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打非办)提醒,非法集资常用7种手段,重庆已于本月启动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提醒公众防范投资陷阱。
市打非办人士介绍,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有七种:一是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神话,暴利引诱是所有非法集资行为的首要手段;二是虚假宣传,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的信任;三是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不断扩大受害群体;四是利用传销手段,高比例回扣招揽业务;五是编造虚假投资项目或者经贸项目,诱骗群众签订相关合同,以合法经营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六是利用一般群众投资理财知识面窄的弱点,玩弄各种新名词,使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工具面前失去判断能力;七是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
市打非办强调,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而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债权债务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利益将不受法律保护。
提醒
牢记“三不原则”
市打非办提醒,市民应该从合法投资入手,审慎对待投资行为,提高风险意识。
“目前辨别非法集资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看其许诺的收益率。”市打非办人士提醒,首先要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参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往往是判断非法集资的重要手段。按我国相关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此外,要查看集资者是否具有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金融业务资格,同时注意查询集资机构是否在工商税务进行登记也很重要。
投资者对“热心”熟人也不能轻信。另外,对老板“实力”不崇拜,投资者最好先上网查询这些老板或者所在单位是否已被相关媒体曝光,投资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收集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