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12-16 点击数:725
据重庆日报12月16日讯: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打非办)日前发布非法金融风险警示:近来非法集资手法翻新,一些公司通过假冒民营银行、投资养老公寓、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等方式,引诱中老年投资者入局。打非办提醒市民:小心你的钱包“受伤”。
65岁的王阿姨,去年6月她在路上接到一张传单。“是一家旅游投资公司介绍去贵州投资养老公寓。”王阿姨说,自己当时就心动了,这不仅可以解决她去贵州避暑租房难的问题,还可获得较高的分红。于是王阿姨在去参观公寓后,投入3万元办了会员卡。三个月后,她如期拿到3万元的本金和数千元的利息回报。见到返利兑现,王阿姨又投入几万元开始第二轮投资。
三个月之后,该旅游投资公司突然消失,数十位和王阿姨一样被骗的老人向江北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报了案。
据警方调查,王阿姨先前参观的养生公寓,是公司从农民手里租来的“道具”,她和老人们投资的钱被公司负责人和业务员瓜分并挥霍了。
来自市打非办的消息显示,今年摸排企业上万家,发现非法集资线索300余条,立案侦查120多起,工商注销登记34家,清理涉嫌非法集资广告100余条。同时,我市还开展了全市交易场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规运行检查,摸排风险隐患。取缔涉嫌违规电子现货交易平台3家,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280家,清理规范电子商务公司1000余家。
市打非办提醒,我市将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借助现有举报平台并增设举报邮箱,拓展案件发现渠道。非法金融活动公开举报电话:023-12315(市工商局),023-68722292(市公安局),023-63710511(重庆银监局).非法金融活动公开举报邮箱:jrdfb@cq.gov.cn(市金融办)。
警惕骗子非法集资的6个新花样
一是假冒民营银行名义,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二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名义,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虚构借款方非法吸收存款;
三是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诱骗群众;
四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五是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并承诺今后将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六是以高利为诱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后,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