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杭州余杭驶入产业强区“新蓝海”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9-09 点击数:495

      杭州日报9月9日讯(余杭记者站 费云江 王丽娟)余杭西溪旁,正在搬来一座城,这座城就是大名鼎鼎的“淘宝城”!自8月底持续至10月下旬,淘宝系浩浩荡荡共计1.2万人将陆续搬进杭州未来科技城。

   5年前,这里是一片湿地,如今河塘依旧,白鹭还在,内里却已换了一番天地。对余杭来说,淘宝城的建设和启用,不但具象记载着区域发展变革的每一个进程,更意味着以未来科技城为代表的“五城一基地”六大产业平台的孕育成熟,因此而产生的人才、项目、配套等方面的引领效应和产城融合发展的集聚效应,正在带领余杭驶入产业强区新的“蓝海”。

    产城融合构筑余杭发展“新格局”

    2011年末,余杭酝酿启动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乔司国际商贸城、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五城一基地”建设。一年半以后的今天,“五城一基地”建设在余杭已经进入“共识+共建”的合力阶段了。

     作为余杭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集,“五城一基地”巧妙地解答了“城乡发展与转型发展”、“自身发展和承接发展”、“单极发展与协同发展”等诸多现实命题,既是余杭把握新形势,激发新动力,实现新突破的推手,也是夯筑未来大杭州产业与经济版图最鲜活的动力因子。

     在平台建设中,余杭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坚持基础配套与产业发展并重,空间拓展与招商引资并举,主体功能加快塑造,城市空间快速打开,特别是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三大重点区域,发展不断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才和客商前来投资创业。总投资50亿元的南方水泥总部基地、占地面积150亩的永旺梦乐城综合体、通讯巨头中国移动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微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五城一基地”的建设凝聚了余杭干部群众实践梦想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在这个过程中,“五城一基地”集聚带统筹的发展理念逐渐演变为现实,属地镇街发展势头良好,良渚街道和径山镇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塘栖小城市培育试点2012年度综合考评位列全省第一,其他各镇街立足自身实际,积极谋划错位发展。

     今年上半年,“五城一基地”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分别占到全区总量的35.6%和40.2%,区域发展的龙头正在抬起,余杭发展的新格局正在打开。

   集约高效打造余杭经济“升级版”

  创新是杭州的发展特色。近年来,主城区许多优质资源日渐外溢,而余杭生活成本较低、生态环境优良,宜居宜业,有利于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集聚。因此,在重点平台集聚发展的同时,余杭还在“集约”两个字上做文章。

  继2012年启动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之后,今年3月,余杭又出台了《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面实施科技创新“523”计划——区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到2015年,在环主城周边带建设科技创新园50个,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00家。

   余杭驶入产业强区“新蓝海”

    余杭区委负责人表示,“我们要通过三年努力再造一个‘创新余杭’。”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以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实施“腾笼换鸟”和“机器换人”,把传统的制造空间转变成集约高效的创新空间,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

  集聚集约发展是余杭在转型升级中的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余杭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了社会事务的提质增效,带动了行政微审批、金融创新以及“个转企”等政府职能和系统化改革的全面推进。

  以“五城一基地”为代表的集聚发展和创新园区建设为标志的集约发展,传递着杭州城市发展新的脉动,也拉开了余杭美丽蜕变的华丽序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