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科技报5月7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重头戏”。日前,市经信委发布《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细则(2019-2022年)》,计划3年内建成15个覆盖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创建2-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以前者为支撑、后者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
市经信委表示,市级及国家级创新中心的组建条件都将是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方式运行。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应长期从事本领域研究开发,具备行业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承担并完成国家或行业重点研发项目的经历,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等。
“企业在申报创新中心前,须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管理制度。”市经信委负责人称,要申报创新中心的企业,应具备固定研发队伍,建有市场化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并且企业本身是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能够与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开展技术交流或合作,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信息交流、设备利用等方面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即日起,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市经信委将全年接受企业申报,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称号的企业,自认定当年起,将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研发补助;对获得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称号的企业,自认定当年起,连续3年给予每年最高500万元研发补助,同时还将在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融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