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商机

创业商机

Business opportunities
重庆云阳红关村引能人回乡促脱贫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7-22 点击数:236

    重庆日报7月22日讯:51岁的贫困户陈天福当了一辈子农民,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会成为云阳县平安镇红关村山湾花椒合作社的4位股东之一。去年2月,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他说,这多亏了陈老板在内的返乡能人。

  回乡建起第一家合作社

  陈天福所说的“陈老板”,名叫陈明平,也是平安镇红关村人。2015年前,他一直在新疆、广州等地从事铁路施工,后来返乡在村里建成一个面积达1000多亩的青花椒脱贫产业园。

  据了解,红关村丘陵起伏,溪水潺潺,发展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村里交通不方便,缺少企业进村发展,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守村民靠种“三大坨”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038户村民就有100户贫困户。

  为振兴产业、带动脱贫,近年来,镇村两级一直在吸引能人返乡发展。2017年,想在家乡做点事的陈明平决定回来看看。

  经过几番考察、调研,当年6月,在村里帮助下,陈明平从230多户村民手里流转到500多亩闲置山地,发展青花椒产业,村里第一家合作社也顺利建了起来。

  贫困户就近上班挣钱

  经过两年的管护,今年6月,青花椒开始采摘,村子变得热闹起来。重庆日报记者一走进基地,浓郁的清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剪枝、摘果;山下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分组杀青、烘干和分拣。

  “虽是初产量不大,但11万斤青花椒最瞥也有好几十万元收入。”陈明平介绍,青花椒基地和2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流转协议,他们每户有固定的流转金。依托青花椒产业,很多村民还实现了就近上班挣钱。

  70多岁的贫困户徐兴华,过去由于年纪偏大,找不到工作,如今他来到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有5000元的工资。

  而头脑灵光的陈天福看着青花椒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心也开始痒痒,通过小额信贷,发展起100亩青花椒。去年2月,在陈明平的推荐下,陈天福加入山湾合作社,成为股东。

  更多“大雁”飞回村

  一时间,陈明平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的消息在平安镇传为佳话,唤回更多能人回乡创业。

  去年,红关村汪家坝六组的唐大勇回来了。他带着技术,建起120多亩蚕桑基地,带动10多位村民就业的同时,并与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今年,村里通过引资,开州从事蛙类养殖的老板王历敏也来到红关村,传授技术给农户的同时,也带动贫困户一起增收。

  ……

  如今,像陈明平这样的“大雁”回到红关村发展,他们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要么通过土地流转分红,要么吸纳他们就近务工。如今,不仅200多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100户贫困户也有了固定收入,实现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我们非常欢迎更多的能人回乡,支援家乡发展,带动老乡脱贫。”提到村里的发展,村支书陶诗炳高兴地说,村里也将整合各种资源要素,为企业提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资金、技术、产业规划的服务工作,当好能人发展的“保姆”。

  记者 赵伟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