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9-01 点击数:563
“以前,跨境贸易使用美元结算是‘天然概念’,现在人民币开始作为一个主要选项了。”就人民币业务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晔对本报记者说,“现在不少泰国企业询问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还有一些实质性的商谈。”
除中资银行外,泰国当地商业银行也表示,随着泰铢兑美元汇率的波动,贸易商纷纷向银行咨询人民币结算业务。而半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当时,不少泰国企业甚至不知道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胡晔表示,中泰贸易稳定增长,并且两国之间主要是直接贸易,所以使用其中一国货币进行结算有利于防范汇率风险。加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人们对人民币很有信心,因此现在企业更愿意使用人民币。
马来西亚南洋网近日报道说,该国政府看好人民币交易,呼吁私人企业提高人民币投资和交易。对依赖出口的亚洲国家来说,中国是更好的交易对象。马来西亚退休基金局日前透露,有意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牌照。马来西亚国家银行2009年已获得QFII资格,并在今年7月获准再增加6亿美元限额,成为全球8个限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机构之一。马来西亚还与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并推出了人民币结算系统,当地11家银行加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
渣打银行企业银行产品管理部亚洲人民币产品总监区树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呈增加趋势。他给出了这样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该行对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28%的东南亚受访者使用人民币产品,这一数字在二季度增加到49%,东南亚在所有地区中人民币业务增长最快。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十一大支付货币,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0.87%。而在2012年1月,人民币在这个系统中的排名还是第二十位。
渣打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环球指数同比上涨65%至1050,环比涨幅为4.8%,这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势头并未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目前,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占中国全部贸易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3%。随着香港和新加坡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支付占比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长期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在东南亚地区步伐加快。今年4月,新加坡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目前已经发行了4只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同时,新加坡推出了首只以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双币计价的股票。新加坡已经成为人民币离岸资本市场发展的试金石。今年7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拓展到新加坡,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发展。从东南亚来看,人民币离岸资本市场“五脏俱全”,下一步是如何进一步做大规模。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日益紧密,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现实基础。胡晔表示,该行人民币现钞买卖、个人汇款等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去年推出了人民币与泰铢双币借记卡,短短时间内就吸收了大量人民币。今年,来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有望增至400万人次,很多人来到泰国后都是直接用人民币兑换泰铢,无形中为泰国等境外人民币资金池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有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做大,才能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民币业务。
展望未来,区树安表示,东南亚与中国有着大量的贸易活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加快步伐,以及新加坡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该地区人民币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摘自9月1日人民日报,图片摘自百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