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家族企业二代接班 面临转型发展的危与机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0-12 点击数:386

   中国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发展,正在面临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近日,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了“2013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已接近半数。而且,A股上市家族企业中二代数量明显增多,但抵御危机与波动的能力,接班的二代尚不如掌权的一代。

  A股上市民企家族企业近半

    福布斯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0家,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后者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7.94%。而在民营企业中,共有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尽管自去年年末开始,A股IPO遭遇暂停,但从当年下半年的上市企业数量来看,家族企业在其中所占比例仍呈上升趋势,家族企业的整体数量和实力无疑是民营企业的重要支柱。”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周建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港股市场,家族企业比例稍低。据统计,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资民营企业约有500家左右,截至 2013年6月30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共计有194家,占比为39%左右。

    福布斯中文网还公布了“2013A股上市家族企业100强”和“2013香港上市内地家族企业50强”,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家族和国美电器黄光裕家族分别蝉联榜首,其总营收分别是732.38亿元、491.58亿元。

   家族企业“夫妻店”占比46.1%

   报告表明,在家族企业中,仍以“夫妻店”为主。

    数据显示,在A股上市的711个家族企业中,以实际控制企业的家族核心人为基准,有328家企业的持股或管理者之间存在夫妻关系,占比46.1%,成为最近三年家族企业中的第一大亲属关系;同样,在港股市场中,夫妻店的比例也占到40%。

    不过今年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家族企业的二代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存在父子/母子关系的企业,其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关系,以将近40%的比例成为第二大亲属关系,而兄弟关系数量则以34.5%的比例排在第三,此外有超过200家的企业存在一代姻亲关系,包括兄嫂、妯娌和连襟等“外戚”。

    在A股市场的家族企业中,一代掌权的企业有645家,占比超过九成;二代完成接班的为66家,较去年上升了21家,占比接近10%,家族企业两代人交接班的态势已日益明朗化。
 
    不过,二代接管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一代掌权的企业,如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5%,远低于一代操控大局的9.9%。3年平均的净利润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资产收益率)也均低于一代主导的企业。同样,在港股市场,家族创业第一代掌管的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要高出二代接班的近20%。

    北京海川视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家族企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郑敬普接受采访时表示,二代能够接班是好事,但二代接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经验不足。以“80后”为例,接班人参加工作的时间并不算长,有些看似已经具备了接班基础,但仍然缺乏管理方面的历练,可能会影响到经营效果,这说明二代对于企业的掌控和发展盈利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经济转型期风险增大和经营环境难如人意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带领企业转型发展,是接班二代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粤浙两省领跑 制造业受青睐

    上市家族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呢?报告显示,在上市家族企业地域分布上,不均衡性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对比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华东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华南地区也因广东省的贡献而占比超过20%。

    从省份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四年来前三的地位相对稳固,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上市家族企业数量大于排名后5位的省份的总和。

  “沿海的地理优势与开放的政策为该地区民营企业的创立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周建工表示,从总体上看,东南部沿海是家族企业最集中分布的一带,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四川、湖南、重庆为代表的内陆省份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如重庆共有6家家族企业上榜,比去年多两家。分别是龙湖吴亚军家族(港股第6名)、金科股份黄红云家族(A股第25名)、力帆股份尹明善家族(A股第34名)、隆鑫通用涂建华家族(A股第47名)、宗申动力左宗申家族(A股第73名)和华邦颖泰张松山家族(A股第82名)。

    从行业分布来看,在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中,制造业始终是王牌产业。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机械设备、化工与医药生物是家族企业分布最多的三大行业。

    观点

    家族企业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过去几年中,家族企业的经营情况一直好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但今年这一情况有所反转。据福布斯的统计数据,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民营上市家族企业2010-2012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9.3%,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其中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的复合增长率为20.2%。

    尽管民营上市家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25.0%)均高于国有企业(21.8%)和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21.5%),但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却偏低,这表明民营上市家族企业的成本及开销较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明显。

    同样,民营上市家族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逊色于其他类型企业,这也说明民营上市家族企业资产厚度较弱,负债偏高,在经济形势受阻的情况下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周建工表示,家族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而过去一年中,受到经济危机和政策调控的影响,许多家族企业上市进程放缓,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

   “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但家族企业依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郑敬普介绍,在当前的环境下,家族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还是有待改变,必须“制度化”,建立现代公司的运营模式。

    与职业经理人还需进一步磨合

    在二代接班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家族企业。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为例,由家族成员担任CEO的比例比去年有所下降。

    然而,报告显示,管理者为家族成员的129家内地赴港上市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要普遍好于职业经理人掌管的公司。由家族成员掌管的企业各项指标均明显高出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尤其是前者净利润3年复合增长率是后者3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李中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中往往难以施展拳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效益,在目前的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之间的磨合还需要更多时间,家族成员的放权与职业经理人自身的责任感提高都还有待增强。
   
     郑敬普表示,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管理是两套不同的思路,有摩擦是必然的,这就更需要家族企业管理人员少用“情感”管理,而是靠建立起透明的规则,来约束不同职位的人。

  (孙琼英/文,10月12日企业家日报,图片摘自百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