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2-05 点击数:417
据温州商报12月5日报道:昨天,温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忠浩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土地供应量增加,“面粉比面包贵”不存在了
记者:多年来,温州市区住宅土地供应规模一直维持在500亩左右,其中2011是最多的一年,无非就1000亩。但从去年开始,这种状况好像有了很大的改观。
王:过去多年温州市区住宅供应不足,导致“面粉比面包贵”。如原温师院操场地块(置信原墅)每平方米楼面价甚至达到37000元。现在政府增加了土地供应,将前些年沉淀下来的土地挖掘出来,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目前,政府土地供应跟市场需求已达到平衡,投放规模也更加合理,市政府年初确定的2000多亩土地供应量的目标也将实现。如今,主城区的土地越来越少,现在买房是时候了。
蜜蜂窝都在那里了,公蜂自然会过去
记者:最近两年,瓯海的土地供应与住宅供应,一直是温州市区的主要力量,区域热点非常突出也让瓯海成了明星,这种动力源自哪里?
王:一般一个城市的动车站在哪里,哪里就会是发展的热点区域,如今瓯海中心区拥有市区唯一一个动车站,自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加上大西洋购物中心、港龙城市广场和云天楼生态度假酒店及瓯海大道等配套,这里会发展得比较快,自然会吸引很多开发商前来。蜜蜂窝都在那里了,公蜂自然都会过去的。
李嘉诚说过,房子的价值除了地段,还是地段。目前,瓯海中心区在售地段好的房子不多了,不要错失了买房机会。
房价已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记者:房价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你怎么看待当前的房价水平?
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流转权开始放开,意味着农民持有的土地将和政府的土地同价,这说明目前地价已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我个人认为地价再下降已不大可能,这也说明了房价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截至今年11月底,市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为22789元。再说了,2012年之前的多年,温州房价远远超过同省的杭州、宁波等城市,甚至比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还高些,经过调整后,如今我们的房价水平已与杭州、宁波等城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而温州有广阔的需求市场,人口规模大,产业基础较好,居民支付能力强,市场平稳发展将是今后多年的主要力量。
市场脉搏现在房开搭得都很准
记者:“一线城市的房价,三线城市的住宅品质”,曾经是很多人对温州房地产市场的描绘。近两年有什么变化?
王:前些年,由于住宅供应量少,供需矛盾非常大,大户型产品溢价能力强,有限的市场供应都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即把有限的房子卖给最有钱的人,哪怕做拼套,也要做大户型。在2012年之前,市区楼市很少有140平方米以下户型供应。
在供应稀缺的环境下,大户型房源成为市场的主力,大部分住宅户型面积集中在200-600平方米之间,有些一套甚至达到800平方米左右,这类产品曾备受高端客户及有投资需求客户的青睐。但后来市场转向后,这些产品很多都滞销了。
如今市场健康了,市场的脉搏开发商搭得也非常准,将大部分户型都定位在90-140平方米之间,符合当前的购房需求,市场因此也供销两旺。
政府支持力度大了,房开开发节奏也快了
记者:今年以来,市区很多项目从拿地到开盘都很快,这从中透露了哪些信息?
王:确实,如瓯海中心区的国际华府项目,从去年12月26日拿地,到5月份开盘,不到半年时间就达到开盘条件,较以往的一年时间快了很多,这里除了政府对房开开发过程的指导和帮助多了外,还有就是房开本身素质的提高。
本年度最后一个供应热潮将到来
记者:这个时候,很多新盘项目将在20日开始的2013中国(温州)房地产博览会亮相,这次展会有哪些亮点?
王:我们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结合温州市民的置业、消费需求,隆重打造2013中国(温州)房地产博览会,以期为广大购房者提供一次了解楼市、根据自身需求出手的机会。作为年内最后一届房展会,此次汇聚了市区10多个新盘以及平阳、杭州等地的项目,楼市将迎来一个存量加推的热季,众多的购房者也可以在这个年度最后一个月的供应热潮中寻找购房良机。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我市房地产行业的理性回归,而对于身在其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他们自有一番酸甜苦辣和荣辱成就。
为了反映行业最真实的声音,即日起,本报推出《温州楼市回归之路》系列报道,走访三位在温州本土房地产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房开企业老板,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