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在沪苏浙交界处,区域发展结构正在重塑—— 一体化示范区的“破”与“立”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1-19 点击数:185

浙江日报11月19日讯(记者 施力维 顾雨婷 翁杰)11月9日,上海青浦与苏州吴江间的省际“断头路”东航路正式通车,原本隔河相望的两地居民,出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这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以来建成的首个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项目。

  在由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组成的这片一体化制度试验田里,变化每天都在发生。60个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打破三地行政壁垒;32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正重塑区域发展结构……

  三地共同编制了全国首个跨省域、具有法定效力的国土空间规划;共同建立起一揽子促进人才、资金、科技等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安排。

  破立并举间,示范区的探索,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后来者,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规划破界 聚焦一体化——跳出小县域拥抱大区域

  10月底,在嘉善举办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及城市设计》面向全球客商发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建一张“50年不落后”的交通网……这份让人眼前一亮的规划,编制理念、设计思路,都与此前大不相同。

  在新的片区规划里,嘉善跳出小县域,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以国际标准,对标全球区域经济发展新标杆。这种规划理念和思路,并非凭空而来,它与今年6月公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一脉相承。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行政区划分割中,“行政边界”往往就是“行政壁垒”。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过去,毗邻地区间往往分歧大于共识、竞争大于合作。

  “一个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示范区一体化发展中最首要的任务和最迫切的需求。”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熊健说,统一的规划是逐步推动一体化的基础。

  围绕示范区总规的编制,沪苏浙及多方经过多轮协商,“擦”去行政边界,统一示范区的基础底板、用地分类、规划目标、核心指标,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

  示范区总规,一体描摹了“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发展愿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熊健用5个“共”具体描绘了这一美好愿景。

  一年多来,在5个“共”的规划引领下,青嘉吴三地推进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居品质的思维和理念,都在由分向融转变。如今的青吴嘉,不仅是上海、江苏、浙江的区、县,更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整体。

  在青浦区,当地一直以来面临的东强西弱,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正在改变。示范区总规加大了对与苏浙接壤的青西地区产业布局的力度。目前,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已在青西金泽镇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导入的产业和人才,将大大带动青西乃至周边吴江、嘉善的发展。

  制造业发达的吴江区,土地资源极为紧缺,又位于示范区多条水系的上游。一年多来,当地为了达到示范区总规设定的开发强度目标,通过优化土地结构、腾退低效用地,盘活闲置用地,已累计腾出土地2万亩。吴江重新调整了生态空间、产业空间,保护整个示范区的生态本底。

  今年8月,示范区面向全球征集“江南水乡客厅”的设计方案。这片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约35平方公里范围的“长三角原点”区域,将打造跨区域共享、共治的“客厅”,作为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的功能样板,实现跨区域产居人文生态一体化发展,塑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

  原来以邻为壑的边界后院,现在变成了共同开门迎客的客厅。“后院变前厅”,这是规划破界一体发展给示范区带来的改变。

畅通要素流 瞄准高质量——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示范区建设,要“破”更需要“立”。如果说示范区总规通过顶层设计,打破行政边界,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那么这一年多来,示范区围绕产业、人才、金融、土地等出台的一揽子制度设计,则重在建立畅通稳定的资源要素流动通道,助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半导体产业是长三角的优势产业之一。嘉善引进的百亿级半导体项目格科微电子已投产。一直以来,该企业的研发设计在上海,芯片制造在苏州,如今封装测试落户在嘉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公司在嘉善的产值仍将突破50亿元。

  格科微电子落户嘉善,得益于示范区在产业协同下的精准招商。“为避免三地半导体产业重叠发展,同质竞争,我们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制’,精准定位产业分工,专门引进封装测试环节的企业。”嘉善县委长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直以来,长三角各地区间产业同质程度高,形成了集群效应的同时,资源利用低效、环境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也同时产生,制约了各地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围绕这一难题,今年三地率先跨省域制定了统一的产业规划、项目准入标准、企业登记标准。这一系列的标准和举措,让三地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产业导向上建立共识。“另一方面,共编产业规划,也可以让三地跳出‘一亩三分地’,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各环节,通过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一体化思维来强链补链,破解产业对接难的问题。”嘉善县委长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多来,示范区重点推进了28项产业创新类项目,其中许多是强链、补链的项目。比如,在半导体产业集群上,以高端研发为主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已于9月全面开工,建成后预计导入3至4万名科研人才;国家重点支持的“关键战略材料”项目,英诺赛科氮化镓项目落户汾湖高新区,目前一期已竣工,即将投产。

  打造世界产业集群,还离不开示范区内部畅通的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今年7月,示范区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管理和服务创新等,《若干措施》提出22条办法。这其中涉及跨越行政边界,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就占了13条。

  一年多来,示范区探索形成一批促进各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

  金融方面,青吴嘉金融服务的同城化跨出关键一步。示范区“金融十六条”发布后,嘉善的企业能获得在青浦的银行授权,吴江的公司可以在嘉善办理金融结算服务,同时免除跨区域收费。人才方面,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职称以及继续教育学时,可跨省域互认、共享……

  明确的产业导向,畅通的要素流动渠道,释放了发展活力,优质企业、资本纷纷用脚投票,入驻示范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企业登记数量同比增长12.6%;实到外资同比增长31.8%。示范区两区一县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逆势上扬,实现正增长。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形态;‘高质量’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建忠说,示范区要进一步探索打破行政壁垒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体现长三角的更大作为。

护好生态本底 共享公共服务

——塑造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示范区建设,不同于传统的都市建设,不搞规模扩张,原则上不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在严控开发强度,持续加大力度保护下,水网交织的示范区,湖畔显新绿,惠及三地百姓。在青浦、吴江交界的元荡上,一条全长2.4公里跨省域的环元荡生态岸线示范段已竣工。从水下种的草到岸上铺的路,两地采用了同一标准。

  跨区域河湖从过去生态治理的“堵点”,如今已成为两地合力打造的亮点。一年多来,示范区着眼于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分而治之的难题,形成了调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的积极性的制度方案,出台《示范区生态环境“三统一”制度建设方案》,实现区域环境系统治理、精准治理。

  针对跨界水体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制定形成了《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建立起重点跨界水体河(湖)长协作制度等6项机制,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一体化生态保护新路径。

  按照示范区总规,到2035年示范区,湖面、林田等组成的蓝绿空间,占比要达到68%,其中先行启动区达到75%。

  示范区的“生态绿色”,不仅是简单地增加蓝绿空间,更关键的是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年多来,位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姚庄镇北鹤村,正努力寻找着一条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新通道。北鹤村里变幻着五彩姚庄,小村里集合了民宿、非遗和青年创客空间的综合体。从办织机、搞养殖,资源消耗型的靠水吃水,到如今靠风景靠环境,来靠水吃水,生态绿色为北鹤村带来的美丽经济。

  而在不远处的嘉善祥符荡,水清岸绿的湖畔,已吸引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意向入驻,引进配套基金管理公司44家。交通便利、有河湖风景、办公区域建筑密度低,能和大自然亲密地接触,优质的人居环境,也是这些机构选择祥符荡的重要原因。

  引得进、留得住人才,公共服务是关键。前不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医保一体化免备案就医试点正式开通,在上海工作的嘉善人赵梅,来到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使用青浦市民卡完成异地免备案门诊刷卡。“原本用上海的医保要备案,跑来跑去办手续,现在直接能刷了,报销比例也差不多,真的方便!”赵梅忍不住点赞。

  今年下半年开学季,嘉善县西塘小学和嘉善县第三中学,分别迎来了上海老师。6月签约、7月动员、8月开学,两所学校正式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托管,首期为6个学年,在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德育与学生发展等方面参照上海教育模式。钟葫村村民陈秋华的儿子就在嘉善县第三中学读八年级,得知这一消息,她十分期待:“没想到小县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大都市的教育资源。”

  在示范区,高品质滨水人居的美好生活,正从理想图景变为现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