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浙江余杭: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1-01-29 点击数:378

 浙江日报1月29日报道(费彪 唐骏垚)回顾过去五年,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市余杭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实现了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区统筹推进“战疫情、促发展”,锚定“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总目标,深化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三个全域”建设,在300多万新老余杭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

  面向“十四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余杭正以全局的站位、开放的胸怀、务实的举措,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建设创新余杭、品质之区、文明圣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全域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余杭全域创新再添强劲动能。近日,浙江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在余杭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开园,将整合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创新学术成果及人才资源,对接余杭产业,开展技术攻关。

  近年来,余杭整体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内部仍存在“城西强,中东部偏弱”的格局。2018年底开始,余杭全面建设全域创新策源地,把在未来科技城行之有效的双创模式,复制到东部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和中部的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破解创新不平衡局面。

  不到两年,五大产业平台就都有了杭州市级以上“孵化器”。2020年,余杭全域新增物理创新空间251万平方米;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5家,累计达1773家,实现增量、总量全省双第一。

  形成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仅2020年,vivo全球AI总部、优必选全球总部、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集中签约超20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老板电器、春风动力、阿里迅犀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未来工厂”,数量居全省各区(县、市)首位。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人才是第一资源,余杭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600余名,人才资源总量达40.97万人。创新平台不断升级,人工智能小镇、梦栖小镇、工业互联网小镇、数字·健康小镇等开园;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三大省级实验室,浙江大学超重力大科学装置,中法航空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学院等高校落地。

  面向“十四五”,余杭将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聚焦科学前沿、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着眼全域布局创新引擎、完善创新生态,构建全球人才蓄水池,持续打造全域创新策源地。

  如加快建设以国家级平台为龙头,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区级产业平台、特色小镇、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园、孵化器等为梯队的高质量创新平台体系;引进一批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全要素人才服务供给,打造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推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高效协同联动,构建世界一流创新生态等。

  此外,余杭正全力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全国数字生活引领区、整体智治示范区,努力在数字化转型区域竞争中扩大先发优势。

全域美丽 提升现代城市综合能级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近日,余杭区运河街道、仓前街道、鸬鸟镇、百丈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森林城镇”,为该区全域美丽建设再添新注脚。

  在经济体量“水涨船高”的同时,余杭人发现,其城市综合能级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匹配。2018年底开始,余杭全面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优化城市硬软件,实现“内外兼修”,提升现代城市综合能级,加快实现东部崛起、中部兴盛、城西腾飞、西部富美。

  打造“创新活力之区、中华文明圣地”城市品牌,提升国内国际知名度。2019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主场馆活动在余杭举行,进一步提升了在全国双创圈知名度。在全面保护良渚遗址基础上,全力保障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对外开放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提升了余杭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

  统筹推进靓城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颜值”大提升。2020年,余杭首批仓前、良渚、运河、瓶窑、塘栖、径山6个镇街全部通过“美丽城镇”创建,累计建成绿道总里程达360公里,完成121个规划保留建制村精品村全覆盖建设……该区绿色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位。此外,余杭大剧院、临平文化艺术长廊、临平图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投用。

  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从2018年底开始,秋石高架、东湖高架和留石高架余杭段和望梅路互通建成通车,地铁5号线和16号线贯通运营,杭州绕城西复线建成通车,余杭与杭州市中心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并逐步实现与周边及长三角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高铁西站枢纽、运河二通道、东西向快速路、地铁轨道交通、快速路网5大百亿交通项目同样加快推进。

  过去五年,余杭城乡环境更美了、交通更便利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面向“十四五”,余杭将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区,紧扣现代化、国际化,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乡品质,增强综合能级,持续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

  抢抓“办好亚运会、提升国际化”机遇,更高起点建设美丽城乡,融入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孪生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等理念,切实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弱有众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以更高标准保护生态环境。

全域治理

奋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近日,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公布,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全生命周期”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体系获评优秀实践案例。余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又一次得到认可。

  余杭是全省产业、创新和人才高地。近年来,人口不断流入、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倒逼该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2018年底,余杭启动全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以高水平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善治之区。

  当前,立足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先发优势,余杭正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字余杭”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通过建设“数字高速公路新基建”“数字资源超市新中枢”“数字百科全书新标准”3大基础工程,实施数字赋能整体政府等10大攻坚行动,打造“城市大脑”最强平台等12大标志项目,勇当全面数字化转型开路先锋。

  依托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打通政府部门“信息孤岛”;先研先试“余杭绿码”,为研发升级“健康码”提供有益实践;构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覆盖全区20个镇街和342个村社……一张“精密智控网”已在余杭建立。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连续两年平安考核进入全省前10位,夺得“平安金鼎”。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余杭不断攻坚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切实办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乡农贸市场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尤其是“关键小事”。推动教育服务扩面提质、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升”,提升现代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回迁安置房和文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业、养 老、医疗、住房、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让新老余杭人共享城市发展红利。“十四五”期间,余杭将持续深化平安法治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深入实施“区域五治”,持续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

  比如,夯实社会平安稳定基础,构建高效协同基层治理格局;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完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促进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