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南太湖新区创客新秀齐亮绝招 多个填补国内空白项目落地并实现量产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1-04-12 点击数:617

       湖州日报4月12日讯(见习记者  姚玲利) 通过参加南太湖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落户新区的浙江至格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传来喜讯:公司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悉,该企业已建成国内首条AR衍射光波导生产线,具备月产万件的量产能力。

  据介绍,至格科技于2019年参加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凭借“增强现实光学显示模组及衍射光栅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和80万元奖金,并在第二届中国·湖州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从1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获得600万元奖金。

  “南太湖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大,创业氛围良好,为我们项目产业化落地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至格科技CEO孟祥峰博士说。2019年7月,至格科技成立并落户在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内。

  据了解,该企业致力于AR光学显示模组及衍射光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至格科技正式发布AR衍射光波导产品。孟祥峰告诉记者,AR衍射光波导产品就是AR眼镜上的特制镜片,是AR眼镜的核心部件,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瓶颈之一。“如今,我们打破了这一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我们正在迭代第二代产品,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他说。

  像至格科技一样通过“创赛”落户新区的创客企业还有不少。湖州闪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曾在2019年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大赛被评为A类项目,并于当年入驻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专注纳米纤维素领域的量产、研发和应用。

  如今,闪思科技实现了纤维素纳米晶的生产原材料国产化。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以前我国在纳米纤维素领域无法实现量产,通过工艺优化,我们生产出纤维素纳米晶干粉,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目前,该企业已全面开始推进纳米纤维素的应用研发,发展了国内外客户500余家,并与上百所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建立了合作,成为国内纳米纤维素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此外,浙江特勤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船舶污染监管治理项目,基于北斗+物联、区块链、AI智能等技术,打造全国领先的水运污染物管理智能系统;顾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原材料国产化;浙江慧养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台实用型心冲击图记录设备……

  南太湖新区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通过‘创赛’涌现出来的创客新秀,正在自己的领域内励精图治。不久的将来,他们有望成为推动南太湖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股‘新势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