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Economic watch
商界“川军”崛起新商帮时代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7-12 点击数:513

   
  在全球各类产业向中国强势转移的过程中,在中国经济宏观视野向西部倾斜的过程中,以蜀商为代表的商界“川军”正在跨越地理差距和文化缺陷,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西部概念”,经营自己抱团发展的“新商帮时代”!

  蜀人自古有商人气质

  “蜀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这个群体应该既包括生于斯、长于斯的四川籍商人,也包括在此创业、在此成长的外来精英。蜀商是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现象,是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蜀人的商人气质就得以体现。

  司马迁以如椽巨笔在《货殖列传》中记录了战国、秦汉的12位富豪,其中3人以今天的眼光看,完全应归属于“蜀商”这一群体:

  一个是叫清的寡妇,她承继祖上的丹砂矿,创业立身,产品远销江淮,还从汉水、嘉陵江销往陕西。由于“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还专门在涪陵为她建造了女怀清台,名显天下。

  还有两位富豪“俱居临邛”(即今邛崃),冶铁为生,同样名动一时。一个就是绝色美女卓文君的父亲,称“卓氏”,产品远销云南等地;一个名“程郑”,产品更销至古人眼中的南越蛮荒之地(今广东)。

  古巴蜀的繁荣与富庶,可见一斑;“蜀商”发萌之早,事业之宏,可见一斑。

  翻开《汉书·地理志》,可以发现西汉后期的成都,总户数高达76256户,在全国仅次于首都长安(80800户),当时成都与长安、临淄并称三大都市。

  斗转星移,繁华不尽,唐宋之际仍有“扬一益二”的说法,益州(成都)与扬州并称最大都市。蜀商,这片有着久远商业传统的土地上崛起的地缘性商人群体,在中国西南一隅纵横捭阖,凭借精明勤奋和开创精神,千百年来曾经创造令世人瞩目的辉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由于蜀地自古地理环境闭塞,交通条件受限,使很多交流和贸易都不能实现,但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蜀地商人没有仅仅满足于“天府之国”的安逸,仍以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开辟道路突围。千里栈道、茶马古道、蜀布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这是一条条充满了艰辛的路,也是一条条铺满了财富的路。一个个家财万贯的蜀商在这条路上诞生。在这条条路途上,蜀商把物品带出了四川,带向了国际,向世人展现了四川物资的富饶,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和地位,蜀商盛极一时。

  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宋代的交子诞生于成都;上世纪八80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一个买卖内部股的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市场出现在成都;内地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禾嘉股份同样也在成都……

  近代大企业家卢作孚,在交通闭塞的四川,把自己的民生公司办成了中国最大的轮船公司,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人们赞誉为“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位民族英雄”。 

  打造当今“蜀商”品牌 

  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商界精英。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声,一群又一群商帮竞相入川。从“大隐隐于市”的台州商帮,到“敢为天下先”的温州商人,再至“四海为家”的宁波商帮等,无不在四川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经济大戏”。东部商帮的到来,不仅为四川带来了资金与技术,更为本地蜀商带来了“敢闯敢拼”的商业精神。

  当今的蜀商基本上都是平民商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起点不高,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做起,因此,吃苦耐劳、勇敢进取、永不放弃的特点很突出。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韧性在克服种种困难后成就了事业。

  新时代下的蜀商频现大手笔。来自四川省工商联的信息也显示,蜀商在东北、海南、深圳等地“非常活跃”。种种信息显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蜀商正在中华大地崛起! 

  不过,蜀商虽然具有智慧、勤奋、儒雅等诸多优点,但缺乏整体的品牌,其原因既有地理因素,也有历史因素,更有自身的因素。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蜀商具有智慧、勤奋、儒雅等诸多优点,但缺乏整体的品牌。其原因既有地理因素——蜀道难使得蜀商难以走出去,因而外界不容易了解蜀商,要形成全国性的知名度更难;也有历史因素——无数次的战乱摧毁了曾经繁荣的工商业,商业的薪火屡屡断代,使得蜀商无法形成持久的影响力;更有自身的因素——没有人来致力于打造蜀商品牌。

  商界“川军”迎来大好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商界“川军”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成都,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国内陆投资环境的标杆城市,其间蕴含商机无限。

  今天的商界“川军”,聪明、睿智、极具个性,在源远流长的蜀商文化影响下,他们已形成为一个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蜀商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他们渴望同晋商、徽商、浙商、苏商等一样,在中国现代商帮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博弈。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待重整旗鼓的商界“川军”已经开始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摒弃了小富即安、单打独斗、专业精神不够等弱点的蜀商群体的崛起指日可待。 

  在新商帮时代,对商界“川军”而言,“学习、成长、自律、发展”是永恒的主旨。要抓住新机遇,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商业运作模式。四川企业家理应更具“好学精神”,以更和谐的经营理念、更规范的商业准则、更负责的产业报国理念打造企业文化力。
  (据7月12日企业家日报, 记者 袁红兵,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