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4-24 点击数:1138
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门户网站
一是需求不足信心提升难。国际贸易环境总体依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传统市场欧元区经济依然低迷,日元贬值影响明显,企业出口面临众多因素制约;国内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愈加迫切。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虽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0%景气线以上,但近两个月出现环比回落。2月份浙江小型企业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5.2,较上月回落0.2,显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浙江外贸形势仍然相对严峻。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自去年11月份达到高点后持续下滑,说明市场形势仍存动荡。
二是成本上升效益提高难。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价格波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在影响当前企业发展因素中,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因素居前两位。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劳动报酬增长14.6%,今年企业普遍反映人员报酬增长15%左右。2月份我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虽在不断收窄,但自从去年初以来一直保持下降态势。在产能过剩以及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由于企业对成本消化、传导乏力,盈利能力短期内难以提升。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6个百分点,也比2011年下降0.69个百分点。
三是要素偏紧发展提速难。由于经济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企业对用地、用能、用钱、用工等要素供需矛盾突出。部分中小企业对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反响尤为强烈,台州等地企业反映当前金融机构实际融资成本月息达到1分以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1095.79亿元,增长21.2%,相当于同期企业利润的37.8%,企业融资成本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企业用工短期性、结构性用工矛盾依然存在,缺工较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印染、机械、金属、家具等工资待遇偏低、劳动条件较差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上半年工业运行走势判断
调查显示,有25.7%的企业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形势整体趋好,有34.1%的企业认为今年生产经营情况趋好,分别比去年四季度调查选择趋好的企业占比提高了6.8个和11.9个百分点。总得来看,当前我省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谨慎乐观,预计总体上会好于去年同期,极有可能呈现平开稳走、小幅向上的运行态势。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换届后的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工业重视程度空前,“工业强省”建设各项举措逐步付诸实施,支撑工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增多;二是近期美国经济出现逐步复苏势头,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国内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将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三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重点推进的各类有效投资建设项目逐步完工投产,今年1-2月份工业投产项目同比增长37.4%,将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仍不容忽视,完成全年增长8%的目标进度仍面临诸多挑战、仍需付出加倍努力。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全省工业战线要以工业强省建设为统领,完善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装备制造业发展、“个转企”和“规下向规上升级”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形成争先创优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工业强省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全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