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7-10 点击数:450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报告,当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降幅均比5月扩大。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PPI下降4.6%。
业内专家认为,上半年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温和,后期上涨动力不强,预计全年CPI涨幅将在2%以内,但同期工业品价格延续负增长态势,且跌幅较去年整体水平明显加深,反映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后期应给予重点关注。
肉菜涨价推升CPI同比涨幅
从同比看,6月份CPI同比涨幅比此前一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分析,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低,以及6月食品价格尤其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是主要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6月份CPI1.4%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比5月份上升了0.2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分别为11.4%和7%,分别拉升CPI约0.32和0.2个百分点。同期,非食品价格上涨1.2%,其中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学前教育等服务价格涨幅在5.6%至11.3%之间。
从更能反映当期价格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6月份食品价格下降0.1%,非食品价格上涨0.1%,CPI环比与上月持平,走势较为平稳。
PPI降幅扩大凸显需求不足
“各种成本都在涨,唯独出口价不涨”,“订单尚且稳定,但盈利严重下滑”——记者日前在部分沿海省份调研时,不少工业企业反映当前市场需求偏弱、订单压价严重,企业运营压力不小。
截至6月份,我国PPI已经连续40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的总体下跌幅度较去年又有所扩大。
余秋梅表示,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加工等工业行业价格由升转降,二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下降2.1%,比上月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王军表示,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扩大,显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微观主体效益较差。尽管当前国内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势头,但受希腊退欧等影响近期全球经济比较动荡,国际大宗商品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警惕。
下半年物价可能小幅回升
对于下半年物价走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三、四季度猪肉供给端的制约仍将存在,加上逐渐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将继续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升CPI涨幅。
“目前猪粮比价升至盈亏平衡点以上,有利于养殖户走出亏损困境和行业的恢复。”李慧勇表示,七、八月份气温升高造成猪肉需求减弱,价格可能稳中有涨;九月份以后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将进入新一轮上涨。
王军说,受到“猪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半年CPI同比可能小幅回升,但当前整体消费物价压力不大,全年物价涨幅将在2%以内,距离年初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距离。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下半年PPI负翘尾影响逐月缩小,对价格的下压作用减弱,预计下半年PPI同比跌幅可能持续收窄,但全年跌幅仍将明显大于去年。
(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