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7-15 点击数:63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因此,部分地区提出的绿色GDP、国民幸福指数等干部考核机制改革再次走到台前。
绿色GDP改革停滞不前
我们不是不想改变,而真真切切曾经为之努力过,可为什么失败?
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已诞生多年。可是当下,这一曾被寄予改变现有考核机制厚望的新指标,早已“停摆”多年。这一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体系,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国内研究“绿色GDP”的带头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金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国家层面,绿色GDP并无新的进展。”但王金南表示,在研究层面上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绿色GDP的概念最先在欧美等国流行,随后传入我国。2006年9月,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总量的3.05%。
上述报告指出,由于技术和体制障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终确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后,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再也没有发布过。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室主任俞海告诉记者,2006年的报告只是做了一个框架,后来就没有再启动过。
2008年8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召开多部门会议,启动了《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工作,并在2009年底正式进入多部门会签阶段。
时至今日,虽然国家层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迟迟未公布,一些地方已经悄然试水。
绿色GDP核算存在争议
2012年7月,湖南省统计局公开表示,2013年,湖南将在长株潭3市(长沙、株洲、湘潭以及下辖县市区)全面试行绿色GDP评价体系,把评价指标纳入该省绩效考核,实施考评。包括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和生态3个层面,分别按照40%、30%、30%的比例进行考核核算,共计22项指标。
对此,王金南表示:“湖南所做的不是真正绿色GDP,它只是弄了一堆指标。”
对于近几年来绿色GDP的发展情况,王金南称,他们的研究和核算没有停止,一直在做,目前正在核算2011年的绿色GDP数据。
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事实上,最近几年,我国关于绿色GDP的研究基本上停滞了。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经济损失这一块怎么估算,现在还存在一些困难。”
对于2006年之后,绿色GDP考核核算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俞海认为,主要是受统计方法的制约。
除了在技术、方法上的瓶颈之外,一些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传统经济发展观念也存在干扰。
还有一大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在一些“唯GDP”论的地方政府眼里,一旦采取绿色GDP的核算办法,无疑将会大大削减当地的GDP数据。骆建华对记者说:“地方政府不太赞成做这个事情,这样将会把他们的GDP数据减下去。”
骆建华建议,绿色GDP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环境保护上,相对于绿色GDP数据,更直接的方式是将环境质量直接公布,另外就是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成本,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可能更有效果。
(摘自7月15日企业家日报,作者李彪,图片摘自百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