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貌

家乡新貌

New look at home
既留存了老码头的记忆,又充满了时尚与活力—— 重庆北碚正码头“变形记”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08-21 点击数:344

    

    重庆日报8月21日讯(记者 龙丹梅)今年6月,位于北碚区正码头广场旁的“码头没有轮渡”特色街区开业商家48家,人流量达7万余人次,营业额300余万元,超过了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成为北碚商业氛围恢复最快的区域。

  “码头没有轮渡”所在的正码头是北碚老城的地标,也是近代北碚最具传奇色彩的区域之一。正码头一度成为城市“老旧”和“脏乱”的代名词,老百姓意见很大。从2017年起,北碚区从老旧社区改造、滨江路环境改善和商业业态升级入手,对正码头区域启动提升改造。

  如今,升级后的正码头已变身为历史底蕴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的社区,被绿植环绕的滨江广场以及特色夜经济的集散地。承载着北碚历史与记忆的正码头正重新回到北碚人的身边。

  老旧社区“变形”

  “消失”的历史文化街区回来了

  7月28日晚,北碚正码头广场,63岁的黄远均婆婆和平时一样,从家门口步行到广场散步。

  黄远均居住的南京路片区位于嘉陵江正码头旁。据北碚区志记载:1928年4月,峡防局开辟嘉陵江正码头,后来逐渐成为北碚的开埠之地,泛指北碚旧城含滨江地区,包括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南京路、广州路等在内的一片区域。

  这是北碚近代最具传奇色彩的区域。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卢作孚先生主政北碚后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留下了干净整洁的街道,绿荫交错的法国梧桐和清新别致的街心花园。特别是南京路片区的道路名称,都以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沦陷城市命名,还汇聚了嘉陵相馆、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等文化旧址,历史底蕴深厚。

  但这样有故事、有味道的街区,却因岁月的变迁,一度成为城市形象脏乱差的代表。

  “房子老旧,路上人车混行。每周还有一个赶场天,赶场时马路上到处是竹筐和猫狗,就像个农村乡场。”黄远均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就因为这样,身边不少老邻居都搬到了北碚新城或主城其他区域,她也在渝中区买了房,准备退休后就搬去居住。

  2017年起,北碚区启动了对南京路片区的改造提升,规范空调外机位、更换门窗、新建雨污管网、增设电梯、配建公园……如今,漫步在南京路片区,风貌统一、色调古朴的红色砖楼与街边百年梧桐树相映成趣,干净的街道与古朴的建筑浑然一体,散发出老街独有的时光印记。街头巷尾,不少身背旅行包的年轻人拿着相机四处打卡。2019年,南京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评“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

  现在,黄远均已彻底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她说,身边不少搬走的老邻居也在重新装修房屋,准备搬回来。

  正码头广场“变形”

  滨江步道将延伸到金刚碑

  黄远均的家门口,便是去年年底才建成投用的正码头广场。

  广场上设有座椅、小朋友游玩的沙池等设施,车行道已改至广场下方穿过,过去人车并行的情况不复存在。沿着广场朝嘉陵江边走,入眼处是两条掩映在绿植中的彩色步道,步道分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这里欣赏嘉陵江的美景。

  黄远均说,广场下方就是过去的正码头。在1969年9月北碚朝阳桥通车以前,来往于正码头的轮渡承载着嘉陵江对岸几个镇街,以及北碚玻璃厂、天府煤矿等企业与外界联系的功能。后来,随着朝阳桥、北碚嘉陵江大桥相继通车,正码头的各种渡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正码头沿岸改建成滨江路,成了市民休闲的去处。但后来,一些摊贩在滨江路上搭遮阳篷摆摊设点,嘉陵江边也停泊着餐饮船,承载着北碚人记忆的正码头成了脏乱差的露天餐饮街,不但破坏城市形象、污染水环境,也影响行洪。

  后来,北碚区开展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清除正码头违规摊点。同时,结合南京路片区改造,在正码头修建了如今占地面积350余亩的滨江休闲公园和滨江带状公园,还新增了停车位,为市民提供了宜人舒适的绿色滨江休闲空间。

  目前的正码头广场范围从北碚毛背沱一直延伸到庙嘴,全长2公里。北碚区正沿嘉陵江打造滨江二期工程,从庙嘴一直通往金刚碑,包括山林步道、亲水步道、休息平台等,建成后市民可从正码头一直步行到金刚碑。

  商业业态“变形”

  亮起来的正码头越夜越美丽

  明亮的灯光、旋转的木马、古旧的渔船……每天傍晚,位于北碚正码头的“码头没有轮渡”特色街区都会迎来如织的游客。这个由旧轮渡渡口改造成的夜经济街区,如今已成为北碚滨江路上的最热闹场所。

  正码头,过去一直是北碚的商业聚集地,后来轮渡停摆、码头废弃,这里逐渐成了人们遛狗摆摊的场所,甚至还能买到化肥、农具。随着正码头的“变形”,其商业业态的调整也随之摆上议事日程。

  结合正码头所处的滨江区域特殊位置,北碚区决定深挖夜间经济潜力,将过去的旧码头改造成既留存历史文化、又植入现代商业元素的特色夜经济街区。2018年,北碚区引进九街集团启动“码头没有轮渡”项目,决定将其打造成北碚滨江休闲带和滨江夜间经济带的核心项目,通过凸显其所在街区的文旅融合特征,大力发展新业态,引领新消费。

  去年年底,北碚区又出台了《北碚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打造“北碚母城滨江夜间经济带”、“城南缙云商圈夜间经济圈”等区级夜间经济龙头。同时,出台鼓励商家延长经营时间、增设24小时门店、支持街区公共收益用于开展延时电费补助等措施,支持夜间经济发展。

  去年底,“码头没有轮渡”特色街区正式开业。街区延续了正码头文化,以渔村为设计理念,定位为坐落于嘉陵江畔的特色码头摊区。同时,将沙滩、鱼池、椰林、渔船等元素融入景观中,迅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消费。

  今年3月底,该项目正式恢复营业。4月人流量便迅速恢复到3万人次,营业额150万元。今年6月,其开业商家已从开街时的45家增加到48家,人流量达7万人次,营业额达300余万元。仅此一项,北碚区便新增就业岗位400余个。

  “现在的正码头,既留存了老码头的记忆,又充满了时尚与活力。”黄远均说,那个热闹、繁华,承载着北碚人记忆的正码头又回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