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貌

家乡新貌

New look at home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巴南区招商引资一次揽金172亿元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0-26 点击数:371

  

     重庆日报10月26日讯:今年以来,巴南区招商引资持续升温,不断有项目和资金涌入。10月23日,巴南区在举行的招商集中签约活动上,又一次性签约落户52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172亿元。

  据了解,当天集中签约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科技服务等主导产业。投资商主要来自北京、深圳、上海、四川等地。集中签约的52个项目中,1亿元以上项目有32个、工业类项目有29个。

  “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集中签约活动。”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到目前为止,全区今年已总共引进项目104个,签约引进投资总额已达724亿元。

  巴南区今年以来的招商引资为何这样火?

  “这是因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住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该负责人表示。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新的招商吸引力

  “我们就是冲着巴南良好的营商环境来的。”在此次集中签约活动中落户的深圳金三佳5G网关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商说,巴南良好的环境,让其能够放心地投资3亿元,在这里建设5G网关智能制造生产总部基地。这个基地建成后,将形成20条各类电子产品全自动生产线。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巴南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加大“放管服”改革,并严格按照世行的要求,对营商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抢抓机遇引来众多生物医药产业项目

  今年以来,巴南区重庆国际生物城内,已引进来好几批好项目。

  “这是我们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带来的引资成果。”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巴南区的新兴产业,在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内,已有成渝地区合作的一批项目。在前几次招商集中签约中,通过落户生物医药城内的成都投资商,已先后引进了一批项目。

  9月23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及政策发布新闻发布会上,抛出的一系列招商政策“干货”引来各方关注,近段时间慕名而来的企业就有50余家,新对接储备项目达20余个。

  一个月后的10月23日,在巴南区今年第四次招商集中签约活动中,就有某疫苗产业化项目、普康医药产业化基地项目、问创基因诊断试剂项目、维鑫诺生医疗器械项目、斯普瑞药物生产智能化技术中心项目、鼎钛新型药用辅料销售中心项目7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金额达33亿元。

  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拟投资3亿元的普康医药产业化基地,主要开展稀戊二醛溶液、聚维酮碘溶液等兽药的研发及生产,配套生产医疗器械、医用消毒剂等产品,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产业化基地;投资1.5亿元的问创基因诊断试剂及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将布局肌红蛋白、D-二聚体等30余个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投资1亿元的维鑫诺生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项目,将主要生产康复机器人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液体辅料创面葆、针对妇科炎症等体表疾病的数个医疗器械产品。

  “数智经济”和现代物流成投资热点

  “数智经济”和现代物流产业,是巴南区的新兴优势产业,目前,这两大产业已成为巴南区吸引投资的热点。

  近日,市经信委公布了2020年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和51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巴南界石经济园区内的“重庆平板显示建设基地”评价结果为优秀。

  该重庆平板显示建设基地占地面积超2000亩。在招商引资中,巴南区利用这一基地,瞄准“芯屏器核网”不断补链强链延链,以形成覆盖平板显示上下游的产业集群。

  在巴南区今年第四次招商集中签约活动上,又有深圳金三佳5G网关生产基地、重庆钧本机电等5个“数智经济”产业项目入驻重庆平板显示建设基地,总投资达17亿元。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是巴南现代物流产业的集聚地。上月22日,总投资约10亿元的霍氏百利威(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为电商企业提供一体化仓储物流服务,助推巴南及全市电商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巴南区今年第四次招商集中签约活动中,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又签约落户京东智慧零售重庆区域总部,匠上品“新智造电商产业园”等以电商为引领的12个商贸物流项目,总投资达42亿元。

  总投资约1亿元的京东智慧零售重庆区域总部项目,以智慧零售为主导,结合智慧零售超市(X无人超市)与无人售卖柜等方式,实现“智能零售”,辐射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这一项目在5年内将智慧零售超市及无人售货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推广,其中布局智慧零售超市及其它智慧零售业态不低于20家,布点无人售卖柜不低于200个。

  总投资约4亿元的匠上品“新智造电商产业园”,将在现有电商销售基础上,深挖日用品生产产业链,建设居家日用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电商、零售、批发)基地。

  “数智经济”和现代物流产业,已成巴南区的投资新热点。

  王彩艳

 

     重庆日报10月26日讯 (记者 戴娟)“周末去铜梁,单车骑过湖泊和麦浪,用脚步丈量城市和村庄。”这两天,一曲《周末去铜梁》MV刷爆朋友圈,吸引更多人节假日打卡铜梁。在10月22日召开的市政协主席会专题协商会议上,市商务委和市文旅委通报我市假日消费情况时介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我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假日契机,出台消费促进政策,培育假日经济特色品牌,假日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带动了全市消费市场回暖。

  通报称,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我市针对每个节假日特点,着力突出假日商圈消费、夜间消费、住宿餐饮消费、旅游文化消费等,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回暖。

  “从全市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零售额数据来看,消费市场回稳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全市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23.5%;清明期间,全市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6.5%。

  随着系列促销活动的深入开展,从“五一”开始,这一指标实现了转负为正:“五一”期间同比增长5.3%;端午期间同比增长7.5%;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同比增长8.3%。

  假日文旅消费也在陆续恢复。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文旅消费停滞。清明、“五一”、端午全市A级旅游景区分别接待游客220万、415万、266万人次,同比分别恢复47.1%、51.6%和42.3%。国庆中秋长假,文旅消费大幅增长,全市25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08.6万人次,同比恢复86.3%。全市接待过夜住宿人数189.91万人,同比恢复82.2%。

  受疫情影响损失最大的住宿餐饮也在假日消费推动下加快复苏。1—2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降55.7%,其中2月单月下降94.7%。监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我市重点监测的121家餐饮企业销售额恢复至90.9%。中秋国庆期间,亲友聚餐、婚寿宴请等大众化餐饮消费集中释放,餐饮消费加快恢复。与此同时,农家乐成为节假日市民消费新需求,“五一”期间重点监测的农家乐销售额同比增长4.0%,端午节期间增幅超过10%,中秋国庆期间增速达到14.6%。

  在假日消费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至2.2%,比1—8月回升1.5个百分点,由1-2月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到1-9月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9.7%,连续6个月正增长,位列全国第4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假日消费,市商务委和市文旅委表示,我市将着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吸引国际名品、名牌、名店在重庆首秀展演、首发新品,增强假日经济供给能力。推动国际消费集聚区、城市商圈和特色商业名街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国际化、综合性、特色性消费地标,拓展假日经济载体空间。实施“渝货精品”培育工程,做靓“不夜重庆”“重庆火锅”“三峡旅游”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做特“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等消费业态,培育假日经济特色品牌。

  同时,将完善假日经济营销网络,推动商旅文体、游购娱融合发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城市整体营销,实施“重庆消费”“重庆品牌”全球推广活动,不断提升重庆假日经济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