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貌

家乡新貌

New look at home
开县“美丽乡村”让“山里人”享受城里生活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0-12-29 点击数:1133

           

       

        面乡瑶程“美丽乡村”集中安置点。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刘康 摄

      据重庆日报5月15日报道:5月9日一早,开县关面乡七里坪泉秀村五组村民刘国峰便忙得不可开交:他要搬进新房了,正忙着置办各种家电。

    “我还准备在自家的小院里修个鱼池,旁边再种些花草,才配得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谈起新房,刘国峰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两年前,刘国峰一家7口都住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从去年9月政府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后,他决定搬出住了半辈子的大山,在本村美丽乡村建设点选购了一套房屋。

     如今,在开县像刘国峰一样即将搬进新房居住的高山移民比比皆是。

     住在农村,享受“城市待遇”

     刘国峰4岁的小孙子已提前享受新的生活。在离居住点不远的幼儿园里,近100名曾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玩着游戏。

    “这个幼儿园是去年9月1日新建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和城里的幼儿园相比也毫不逊色,操场上都铺满了防止孩子摔伤的橡胶地膜,适合孩子玩耍的电子游乐玩具也一应俱全……”幼儿园负责人骄傲地告诉记者。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享受的是‘城市待遇’,住楼房,逛市场,出门就有小广场。”即将搬进新家的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个“美丽乡村”居住点建得好,健身器材、休闲广场一应俱全,出行、上学、就医都很方便。

     村民们所说的店子坪集中安置点,距离关面乡场镇仅200米,一期已经竣工落成巴渝新民居152户。

     逆河而上的5公里处是关面乡另一处集中安置点。一排排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情别具的合围式建筑,整齐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中,让人感觉如在画中游览一般。

     “集中安置点建设得确实好,房屋户型都是最新设计。”前来察看新房建设情况的村民王希勇边看边夸。

      发展产业让“山里人”更舒心

     “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让高山生态搬迁后的农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发展产业则使他们住得更舒心。”开县县委书记李应兰说。

      关面乡位于开县城东北部,距县城90公里。进入关面乡境内,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药香沁人心脾。

    “要是到了收获木香的日子,我们七里坪木香基地里肯定是一派忙碌景象。”刘国峰描绘着收获的景象,到那时,山腰上、山谷中,三五成群的村民都忙着挖木香,在烘干木香的袅袅青烟中,弥漫着阵阵清香。

      七里坪四面环山,海拔高度在2300米左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当地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七里坪昔日的荒凉与贫瘠。

      现在,七里坪所在的泉秀村因种植木香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木香之乡”。目前,泉秀村已成片种植木香1.5万亩、党参0.2万亩、藁本0.2万亩、黄连0.1万亩、反季节蔬菜0.2万亩,家家户户都成了10万元户,当地村民靠种植木香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高的达23万元左右。村民们过上了春秋季节种药挖药住山上,隆冬时节住美丽乡村点的“候鸟式”生活,既摆脱了过去恶劣的居住环境,又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万亩木香、10万亩漫山红叶及各种奇花异草是七里坪“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看点。一批别具一格的建筑与供药农居住、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养生庄园正在建设中。届时,可实现春季赏花、夏可避暑、秋看红叶、冬季赏雪。

     随着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的推动,开县北部山区的满月乡、关面乡、白泉乡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政策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木香、黄连等特色产业。

     目前,“开县木香”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在地面积10万亩,年产木香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年出口600吨占全国总量的70%,直接带动山区1万余农户增收致富。

    (桑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