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1-07 点击数:727
据重庆日报5月17日报道:日前,涪陵区珍溪镇斗力村公路旁的农客招呼站,村民张德清两手拿着尼龙口袋,不时朝着公路尽头眺望。
“嘀嘀!”伴随着响亮的喇叭声,一辆红色小巴车驶近。张德清踏上车,掏出1元钱买好票找到座位坐下。
“走出家门就能坐车到镇上赶场,真是方便!”张德清咧嘴笑着说。
张德清所说的“方便”,也是近一年多来,涪陵区已开通公路的乡镇村社村民们的共同感受。这些乡镇通了公路后,区交通部门就会紧接着配套开通农村客运车辆。
“没开通农村客车前,到场镇去只能搭摩托或走路去,很恼火!”客车上,珍溪镇杉树湾村村民徐世厚说,从村里到镇上足足有26公里山路。以前搭摩托喊价30元,大家都舍不得,只能翻山越岭走1个多小时到镇上。
“现在一出门就能坐车到场镇,票价也比搭摩托便宜多了。”徐世厚说,他这次是坐车到镇上小学给孙女开家长会。
换作以前,估计天蒙蒙亮时,他就得出门赶路,现在有车坐,只需稍微提前一点出门就行。
如今,珍溪运输有限公司下辖的25辆农客车辆,已成为珍溪镇及涪陵江北片区多个乡镇的村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该公司总经理梁华称,这一年多来,随着各个乡镇农村公路不断建成,该公司的农客车辆逐渐增加,车型也从最初的9座变成19座。现在,每辆车日均载客量近2000人次。
他介绍,每逢赶场天,运输公司都会开通赶集车,对同一片区、相邻线路的农客车辆进行调度,滚动发车。平时,农客车辆会像城市公交一样,采取定时、定点发车,不过沿途村民可以招手即上。另外,现有的25辆农村客车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运输公司内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监控,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