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3-11 点击数:565
据重庆日报4月23日报道: 近年来,大渡口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三个转型、建设新区品城”的工作大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为重点,扎实开展“四清四治”专项行动,提升全区环境质量为主线,切实提高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保监管能力,着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投入2.2亿元改善水环境
“湖水变清了,心情也好了。现在我和老伴每天都要来这里散步。”在大渡口公园附近居住了10多年的李大爷说,以前,大渡口公园的翠湖里,湖泥淤积,一到夏天,湖水有些发黑发臭,别说到湖边散步了,即使市民经过也要匆匆离开。
如今,翠湖早已不复旧模样:不仅湖水清可见底,湖畔还有绿树围绕。伴随一阵阵欢快的乐曲,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湖边唱歌、跳舞,或是沿着湖边的步道散步。
是什么让翠湖的一潭死水变成了如今碧波荡漾、绿树茵茵的美丽景象?
“去年6月,我们启动了翠湖的水环境治理工程,根据这里的水质状况、地理条件等因素,先后实施了湖岸防渗加固、清淤、垃圾清理、水生植物栽种、补充清洁水源、投放鱼苗等工程,让水体恢复自我净化功能。”大渡口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水体还清后,该区又在翠湖边添置了一些休闲设施,使之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对城市景观湖的治理,就是要让百姓享受更多的休闲娱乐亲水环境。”
其实,对翠湖的综合整治只是大渡口区对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2011年以来,该区投入2.2亿元用于整治伏牛溪、跳磴河等次级河流,并对辖区内的湖库等地表水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力求彻底消除河流黑臭,全力打造碧水环境。
此外,该区还计划在今年内,通过截污、消除黑臭、改善水质、打造景观等系列措施,完成2个湖库的综合整治工程。
创建22个宁静小区
你向往古时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吗?你期望生活在宁静的山野乡间吗?如今的大渡口,无论是在生态优美的建桥工业园区,还是双山片区,或者是满是绿意的中华美德公园,都能让你体会到身处主城闹市的宁静。
近年来,大渡口区环保局采取了多项举措,稳步推进“宁静行动”。一是健全机制、强化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专题议事制度,联合区内各相关部门及街镇,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宁静行动”各项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和市、区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工作。三是扎实开展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企业噪声等专项整治行动。
一度被临街施工噪音折磨的周先生称,以前小区周围有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会有很大的噪音出现。为了躲避刺耳的机械声音,只有带上耳机听歌,并且还要把声音开得很大。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工地上的噪音明显下降,特别是后半夜,自己也可以睡上好觉了。
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已完成重庆创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等6家噪声污染企业的关停工作;创建市级安静小区14个、区级安静小区8个,噪声达标区36.59平方公里,达标区覆盖率达100%
690家企业纳入整治
去年3月,市环保局宣布将用近一年时间开展以“清理‘三同时’、治理违法建设,清理排污权、治理违法排污,清理风险源、治理安全隐患,清理监管点、治理监管缺位”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四清四治”专项行动。
按照“四清四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渡口区及时制定了“四清四治”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形成部门联动、镇街互动,村社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齐抓共管工作模式。经核查,共清理企业889家,其中690家企业纳入整治。
针对清理出的问题,大渡口区制定了整改方案,到去年底,关闭搬迁企业56家,完善环保手续的企业9家,完成6家餐饮油烟整治,完成5家医疗单位整治任务,完善风险评估企业2家,已完成109家企业的排污费补征;此外,对必须在2015年完成补办手续的73家企业已全部下达了限期补办通知。
大渡口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环保“五大行动”,以PM2.5污染防治为突破口,控制扬尘污染、燃煤及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强化水污染防治,继续深化和巩固次级河流整治和湖库整治成果,使环境保持持续稳定;强化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实行源头控制,严格噪声污染排放标准,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减少新噪声源产生。
同时,大力实施总量减排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促进产业特色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