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貌

家乡新貌

New look at home
石柱:美丽乡村 约会幸福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4-15 点击数:751

  

   据重庆日报9月24日报道:近年来,石柱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促乡村环境面貌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以“四和”创建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精神文明水平。

环境大变样 扬帆新生活

9月,秋高气爽。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石柱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之一,位于三河镇的万寿寨景区总会迎来如织的游客。

距景区大门不到1公里的地方,一座崭新的农民新村傲然伫立。占据万寿寨旅游“近水楼台”的牛栏坪居民新村,已逐渐成为景区主要的游客接待地。

去年竣工的牛栏坪居民新村,建筑风格以极富巴渝传统特色的“土家吊脚楼”为蓝本,不仅观赏性很强,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楼下开店、楼上住家”的生活方式。整座新村拥有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还引进了红豆杉、水杉、香樟、银杏等相对高端的树种,以打造优质的绿化空间。

今年,石柱又先后启动了三河镇大林村绿苑农民新村、王场镇桃花苑农民新村、鱼池镇岩口农民新村、马武镇朱家院子、金铃乡银杏村等几座农民新村的建设。一批规模适宜、生活便利的农民新村陆续落成,将极大改善当地农民居住环境,助力一方经济发展。

在石柱,美丽乡村的落脚点不仅在于新建的新村,那些承载着浓浓乡愁的老村寨也发生着全新的变化。从今年开始,石柱对银杏村、黄龙村、新城村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重点进行传统建筑保护、防灾安全、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号召其他具有保存较好村落村庄的乡镇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力争让更多的传统村落纳入国家保护范畴。

生态保护是石柱在推进功能区域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而生态保护的重点又在解决城乡突出的环境问题上。石柱以统筹城乡环保为基础,解决一系列城乡突出环境问题。

在临溪镇前光村,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投入运营,村民家中生活污水通过二、三级管网和主管网,被集中收集并进行处理。村里,集中居住大院旁边都设立了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到桶里后,由镇里的垃圾车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

两年来,石柱积极推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前,已经完成和正在整治的村有42个。连片整治后的村都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

要想富,先修路。短短六字,道出了交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两年来,石柱在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改造不断提速,出口公路更加畅通的同时,农村公路建设规模空前,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今年,石柱村畅通工程完工后,行政村通畅率将达到95%。

水为万物之本。山坪塘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石柱大力推进的两件民生实事。去年底,石柱已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了3年总任务859口山坪塘的整治。今年,石柱则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农村地区的集中饮水水源进行集中保护,并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5处,让3.43万名村民喝上“放心水”。

以“四和”切入 向“五差”说不

石柱乡村之美,不仅在于物质文明上的提档,更因其精神文明上的升级。

父母年事偏高体弱多病,夫妻俩孝敬父母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二弟夫妇双双残疾,兄嫂带领二人种植烤烟,尽全力帮助一家人正常生活;三弟夫妇外出务工,一双子女全托兄嫂照顾,伯父伯母担起父母之责;耄耋夫妇儿女外出务工,邻居夫妻无私照顾二老如同亲生……石柱县马武镇宝莲村金龙组村民谭召海、余绍会夫妻可谓石柱“和乐家庭”、“和睦邻里”的典型写照。

从去年开始,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差、经济发展差、生态环境意识差、健康生活方式差、法制观念差“五差”,石柱发起了以和乐家庭、和睦邻里、和美村庄、和雅乡镇为主题的“四和”创建活动。

石柱按照“一家一项、一组一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一年来,试点乡镇共发展家庭经济项目2813个、组发展特色经济44个、村发展经济品牌15个、乡发展骨干产业5个,农民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石柱讨论制定了村规民约、广泛征集了“家训”、“村风”、“家礼十循”,将其制作成宣传画在村落院坝、村民家庭广泛张贴,成为村民的行为指南;组建乡村红白理事会,加大对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监督检查惩治力度,弘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一年来,石柱重点围绕庭院卫生、财物堆放、卫生间和畜牧圈栏清洁等,坚持开展了环境卫生“日保洁”和“一二三四”评比活动,即和乐家庭、和睦邻里、和美村庄、和雅乡镇分别以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为时限评比一次;坚持开展每季度一次以河流清漂清污、公共陆地白色垃圾集中清捡活动;坚持组织村民每年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家庭面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

同时,严格创建标准,坚持“三公”原则,让群众参与到“四和”创建的每个环节,让评选表彰的“和乐家庭”、“和睦邻里”、“和美村庄”、“和雅乡镇”名符其实,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探索,石柱以“四和”创建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河镇村民讨论并制定的“村规民约”刻在石碑上,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文明准则;悦崃镇寺院村在“和睦邻里”创建中广泛传唱《和睦邻里歌》,自发成立了关爱队,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实行了帮扶关爱;临溪镇前光村在“和睦邻里”创建中成功探索“村民生活讲堂”,征求群众需求,重点宣传疾病防治、健身养生、科学教子、农业科技知识,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中秋举办了邻里节,开展老少皆宜的趣味文体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和谐了邻里关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