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4-20 点击数:628
据重庆晨报11月20日报道:“在巴南,我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惊喜。”前些日子,从外地打工返乡的刘伟有些忐忑地把自己的第一家餐饮店开在了巴南万达广场,开业首日,半天时间营业额就轻松上万。
刘伟的惊喜,是巴南扎扎实实用数据说话的典范。来自巴南区统计局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1—9月,巴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主城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主城第一、批发零售总额增幅主城第二……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带动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市民收入,也拉动了消费。一座活力无限的江南新城快速崛起。
活力之城:GDP增速主城第二
虽说刘伟把自己的第一家餐馆开到巴南有些忐忑,但做过功课的他还是有些底气:“主城其他区多数已建成规模,土地资源有限,巴南不一样,土地资源多也就意味着发展有潜力。”
有潜力更需要好的方向指引。早在2011年,在“十二五”全新启幕的关键时刻,巴南区就提出了建设“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长极、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江南新城包括长江以南的南岸区和巴南区二环以内的全部区域,建成后将在主城形成与两江新区、西部新城三足鼎立之势。
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掀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时代大幕,将巴南全域定位为都市功能拓展区。巴南区在原战略定位基础上,提出了“四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即山水城市风貌展示区、中央文化休闲活动区、生态健康体验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确立了走“产城融合”之路。
好战略、大布局引来大项目。华南城来了!京东来了!万达来了……
众多企业汇集巴南,使得巴南经济更具活力。来自巴南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巴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3亿元,增长11.2%,增速居主城九区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99亿元,增长13.6%,增幅继续名列主城九区第一位;批发零售总额455.37亿元,增长15.5%,增幅名列主城九区第二位;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2%,增速居主城九区第三位……
宜居之城:坐拥60公里江岸线
巴南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反,近年来巴南公园逐步增多、交通也更方便了。
60公里的江岸线,让巴南的滨江路有了众多的滨江公园。从二塘段至鱼洞老大桥的近20公里滨江路上,就有6个滨江公园和8个亲水平台。
20个城市公园、75个社区公园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5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43%。“绿色巴南”让人们在城市里就能亲近大自然。
渝南大道、渝南分流道、巴滨路等多条交通主干线,鱼洞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轨道交通2、3号线无缝对接,迅速通达主城各区。
全长16.4公里的东城大道春节前通车,届时,从南泉驾车到茶园只要10分钟。白居寺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把江津、九龙坡、大渡口、巴南四区连成一条线。龙洲湾隧道建成后把龙洲湾、界石、南彭连在一起。24平方公里的滨江经济带上将投资百亿元,形成“一纵九横”的交通网。
在龙洲湾,总投资近500亿元的重庆高职城正在崛起,高职城建成后可容纳20万学生及在职职工培训。全市首个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落户巴南,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教育管理学校等11所职业院校迁入巴南后,该区职业技术教育年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将排名全市第一。
巴南区还极力改善医疗条件,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争创“三甲”医院,方便群众就医。
希望之城:大项目云集挑起发展大梁
在五大功能区域中,都市功能拓展区不仅拥有主城几乎所有的待开发用地,而且几乎集中了全市的国家级开发平台资源。
“其中巴南纳入都市功能拓展区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5.2%,肩上责任重大!”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表示。
为此巴南提出打造“四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紧接着,大项目接踵而至。环樵坪山区域、木洞—麻柳沿线、龙洲湾—一品,三足鼎立逐步辐射全区。
环樵坪经济区的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等产业运作得风生水起。其中,华南城开工建设120万平方米,京东电商产业园预计3年内跨境电商交易货值将超过24亿元。巴南经济园区界石数码产业园,已有40余家战略性新兴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以惠科等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重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重要支点。
麻柳沿江开发区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域之一,目前引进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等30多个项目,其中新希望和艾伯尔生物等12个项目已调试投产。
“这些业界的龙头大项目,不仅将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还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巴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巴南工业史上单笔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惠科投资120亿元在巴南上马的液晶面板第8.5代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约110亿元,相关产业集群年产值将达300-500亿元,将成为重庆千亿级平板显示集群的重要支撑。重庆市民购买液晶电视、IPAD、显示器,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