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阅读

要闻阅读

News Reading
紧扣《中国制造2025》 做强“重庆制造”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5-05-21 点击数:164

    据重庆日报5月21日讯: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过去几年,重庆在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方面取得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中国制造2025》将带来怎样的机遇或挑战?5月20日,市经信委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重庆需要“紧扣《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

1 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任重道远

汽车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电子产业产值增长16.9%,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成倍增长,从面上看,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工业投资增长20.7%——多项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今年一季度重庆工业经济的账单。

在市经信委主任郭坚看来,上述账单折射的正是重庆现代制造基地的“家底”。他用增速快、结构优、效益好、动力足等字眼,来形容这份“家底”。

例如,2014年,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两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重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笔电基地,十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各具特色。就经济效益而言,2014年我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170亿元,增长30.8%,高出全国平均27.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二,企业利润率超过全国平均0.5个百分点。

不过,郭坚坦言,由于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深层次矛盾和阶段性困难相互影响,行业、地区之间分化明显,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重庆很难“独善其身”,面临的困难比以往更大。换句话说,要夯实或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重庆还任重道远。

从长远来看,重庆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目前还面临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和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的双重任务、破解资源趋紧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面临传统竞争优势趋缓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双重挑战、实现“两化融合”和“三化同步”的双重任务等挑战。

2 《中国制造2025》为重庆对接国家战略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迎难而上,首先需要理清思路。

4月14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以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做大做强“6+1”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以怎样的行动来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郭坚认为,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综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去年即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恰如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放在全国环境下,重庆该如何用好用活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明确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他说。

例如,就创新驱动战略而言,近年来,重庆科技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产业核心关键环节仍然受制于人,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缓慢;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不多,具备实力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不多等。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方案则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郭坚说,《中国制造2025》中说到的“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到2020年,全国要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等内容,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重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国家对创新的引导、支持和鼓励,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为我市工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3 多管齐下,协力做强“重庆制造”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既坚定了重庆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信心,又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郭坚表示,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重庆将以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按照集群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引领、融合互动、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实现规模、结构、效益、速度和区域的协调统一。

在集群发展方面,未来几年,我市将加快培育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智能终端、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丰富产品种类、提高单品价值,力争到2020年培育形成20个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实现“6+1”支柱产业更高水平发展。

在创新驱动战略方面,我市将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工程提升产品开发能力,通过实施技术改造牵引工程提升制造能力,通过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创建能力,通过实施绿色发展工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措并举,提升重庆工业核心竞争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市将通过大力拓展“渝新欧”等国际物流通道及水陆空交通枢纽、一类口岸、保税区“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功能,增强工业园区承载功能,深化国际国内产业合作等方式,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促进本地产品分销全球。

在产业融合方面,我市将通过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和服务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提高军民融合规模和层次等方式,来构建区域经济新优势。

在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我市也将有更大动作,具体包括优化产业集群核心环节空间布局、细化功能区域差异发展导向、健全完善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约束机制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