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阅读

要闻阅读

News Reading
重庆开县坚定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1-15 点击数:365

     

   据重庆日报11月15日讯: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后,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开县,及时进行了相应规划调整,严格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发展原则,以改善民生生态为主旨,走特色、绿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把握住特色绿色发展,就把握住了推动开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核心要义

从新鲜的农家猪肉,到难觅的深山灵芝;从手绘的工艺折扇,到细琢的木艺根雕;从厚实的实木门,到环保的地板砖……位于开县县城核心区域的重庆开县产品展示中心,今年年初开业以来人气愈旺,被誉为开县人自己的“宜家”超市。

为帮助开县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和集中展示开县特色、绿色产品,开县由政府出资在县城最繁华的体育场外,建成了“重庆开县产品展示中心”。

据开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分为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两大展示区。目前进入中心集中展示的企业已达55家,产品涉及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建材能源、手工艺、农林牧渔、食品药品6大类,上千个品种全部为“开县造”。

重庆开县产品展示中心的繁荣兴盛,无疑为“开县造”特色、绿色产品走向世界,打开了又一扇窗口。

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规划,适应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全新要求

今年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之后,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开县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理清发展思路,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规划,以适应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全新要求。

开县首先调整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提出“集中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规模县城,建设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最佳滨湖宜居城市”的发展构想;将在县城之外建设4个1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原规划,调整为只建设临江镇这一10万人口的小城市;将原规划集中建设16个集镇,适度缩小建设个数及规模。

开县原工业“一区多分园”规划布局,很难适应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于是,开县将工业集中调整到浦里片区发展,建设开县浦里工业新城,主动对接发展“万开云”特色经济板块建设。

开县积极调整县内人口布局,通过教育转移、就业转移等方式,引导10万人向县外转移;推进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引导10万人向县城、集镇和美丽乡村聚集,促进人口的梯度转移。开县的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人口梯度转移20万人。

同时,开县积极抓好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加快推进三峡工程后续项目建设,重点实施移民民生和安全、库区库岸治理、造林绿化、石漠化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后续扶持项目,促进移民安稳致富,保护库区生态环境。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要求开县必须保护好三峡库区水体这一“国之重器”

主动进行规划调整,只是开县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开县便要开始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作文章。

   为此,开县在规划、管理、工程、生物、农耕方面提出了五条应对措施。包括以生态环保、节能减排为前提,科学实施城镇、工业、产业等规划布局,以规划促管理;加强森林封育管护、环保排放管理和禁养区、限养区新办养殖场管理,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抓好环境改善;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已实现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两年内实现城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推广“沧海桑田”成果,实施造林工程、水岸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土流失和消落带治理,切实保护库区水环境;开县水污染主要来自总磷,总磷75%以上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开县将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生态涵养,关键在“绿”。要在实现生态涵养的同时实现发展,开县还需有“特”

在开县五通乡三元村,来自岳溪镇雷坪村三组的村民方顺强依托流转2000多亩土地,建起了黑山羊种羊养殖场,并成立“开县五通乡黑山羊股份合作社”。

如今,该合作社的入股会员有67人,黑山羊种羊已经发展到了327只,年产值达50万元,年利润在30万元左右。

下一步,开县准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到2017年,实现“双百目标”,即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0亿元,成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多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发展,柑橘从现有的20万亩发展到40万亩、中药材从38万亩发展到50万亩、蔬菜从4万亩发展到10万亩、冷水鱼从15万尾发展到60万尾、山羊从45万只发展到100万只、生猪年存出栏稳定在100万头,分别实现产值10亿元;优质粮油稳定在6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其它农产品实现产值20亿元。做大盘强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培育柑橘、山羊、大鲵、蔬菜、饲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到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突出资源可再生利用、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推进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形成能源、新型建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智能小家电、天然气综合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劳务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围绕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做大“小旅游”,重点打造县内群众避暑养生、节假日休闲的景点景区;培育发展大旅游,依托刘帅纪念馆故居、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汉丰湖等自然人文资源,开发旅游精品线路,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节点,建设三峡库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同时,开县鼓励返乡创业,充分发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意识、致富能力较强的优势,依托乡情、资源吸引返乡创业,力争每年实现万人返乡创业兴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