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技术

人才技术

Talent technology
品《孙子兵法》 学管理诀窍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9-30 点击数:549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诀窍:

  “一个企业的管理改善,离不开企业文化与制度方面的建设,也离不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而这些,都可以在《孙子兵法》中找到答案。” 

  “五计”搭好战略框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之句,套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上,把“国”字稍作转换,就是“企业之大事,不可不察”。盖烈夫认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明君治国一样,首先要做好整个组织的战略规划。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提出道、天、地、将、法等“五事”,运用到经营面来看,正是企业战略经营的5大构面。“道,就是指企业文化和领导艺术,要做到‘上下同欲’,才能让员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工作;天,指的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比如天气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重大政策的转变等等,企业不仅要对外部因素做好充分准备,还须在必要时利用人脉关系或其他资源随机应变;地,指的是市场,市场上有危机也有机会,如何找对市场、迎合需求,是企业胜败的关键;将,即指人才,无论是选材、用材,对于企业来说都必须非常地慎重;最后是法,指的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盖烈夫如此解释。以上要素中“道、将、法”为组织内部的经营条件,“天、地”则属于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

  但盖烈夫指出,现在很多企业仅仅设立简单的分销部门和生产部门,却忽略了内部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企业管理的完善,这最终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堪。他提醒称“制度不一定要非常繁琐,但一定要保证能够切实执行。”

  上下同欲统一价值观 

  盖烈夫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能够产生上下同欲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立得好,企业利益自然就成为员工利益,员工也因此会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利益而打拼。“而这种让全体员工都感同身受的企业价值观,是需要从高层管理人员的点滴行为中积累下来的。”

  当然,要追求上下同欲的价值观,除了建立企业文化外,领导艺术也十分重要。如《孙子兵法》中所提“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据盖烈夫介绍,这就要求领导不能随便发怒和指责,而应该多倾听员工们的意见心声,或许还能在其中找到很好的管理新思路。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盖烈夫指出,一个项目总是老板在张罗,总是老板忙前忙后,就会出现“君忙必乱”的局面。如果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虽然有能力,但总是受到老板的过多制约和驾驭,而不能发挥其才能,那么老板势必变成孤家寡人。

  此外,盖烈夫还特别提到80后员工的管理。他认为,80后是个性化的一代,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有别于60后、70后的价值观。因此,作为80后员工的管理者,特别要学习《孙子兵法》中的领导艺术。 

  五大标准选聘人才 

  此外,盖烈夫根据《孙子兵法》内容特别提出人才任用的五个标准:智、信、仁、勇、严。盖烈夫表示,“智”不仅指才智,更指好学乐学的精神,一个好的员工,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信”则指“诚信”,企业在招聘时应该注意把有不守信用历史的员工排除在门外;“仁”既要求员工面对顾客时要亲切友善,也要求员工在和同事相处时要和谐友爱。“勇”指的是提倡员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严”则是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严密的思维。“企业在招人用人时,可以用这简单的五个字来评估员工是否值得起用。” 

     做到三点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中写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说要以谋略取胜,而且要胜得巧妙。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同样要以谋略取胜求利,做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己之实,击敌之虚。而在谋略上,最重要的是出奇制胜。

  盖烈夫认为,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管理者就需要灌输员工三点管理要求:创新、信誉和注重市场需求。

  “有创新就能做到因敌而制胜。”盖烈夫以苹果公司为例,当年电脑软件市场由微软公司主导,苹果电脑只能占据很小的份额,但是乔布斯另辟蹊径,在电话、平板电脑、云技术等方向进行革命性的创新,最终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市场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如今,正是因为掌握着革命性的创新技术,苹果成为了同行业的先驱,各大手机运营商、电脑生产商都在时刻关注苹果的科技动向,并纷纷跟风学习。

  如果说创新是企业抢占市场的重要一着,那么信誉则是让企业品牌变得历久不衰的长生药。盖烈夫说,他和普通消费者一样,都愿意选择在产品质量好、服务态度亲切的百货公司购物,“如果一家百货公司把所有的金钱都投入到广告上去,但售后服务、商品质量却每况愈下,那么这家百货公司注定要面临顾客流失的状况。”最后,盖烈夫还提醒企业管理者,企业应做到“内谋外交”,企业内部做好未来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准备,对于外部则打好“公关战”。他以日本的松下企业为例,说明日本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就是能够不断调整自身,迎合市场的需求,有时候,甚至能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前沿技术和有效的公关宣传,引领市场的需求动向。 
  

  管理中的小技巧:幽默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管理者时常在感叹:工作的艰辛和不如意,他们的感叹大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上司没有搞好关系,导致上司不但不赏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经常地给小鞋让我们穿,二是与相关部门的同事搞不好关系,同事不支持不配合工作,导致部门工作绩效一直无法提升,三是下属员工不服从管理或是工作能力太差,导致我们中层管理者骑虎难下,困惑、迷茫。

  当我们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时,我们很多工作做了不管有没有成绩,上司就是不肯定,反而因为一点点工作纰漏还在指责我们的不是,因此我们每天除了小心翼翼的应付工作就根本不敢指望得到上司的提拔与肯定,久而久之我们将会面临被上司淘汰的结局。

  当我们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时,我们仍然需要小心翼翼的应付工作,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很多工作都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同事不支持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除了每天请求上司出面协调解决工作外,基本上很难做成工作成绩,更别说提升部门整体绩效,长期以往我们不是被上司炒掉就是被同事所淘汰。

  当我们得不到下属的支持和推崇时,当我们的下属都不服从工作安排时,我们更不要谈工作成绩,每天除了应付下属就没有时间处理真正该我们处理的问题,同样我们将会被下属所淘汰。

    在与下属进行沟通时,适当地使用“沉默”和“幽默”这两个杀手锏,不仅能帮你解决棘手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让你的沟通能力锦上添花。

    该沉默时要沉默。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开口是银。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道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规律。身为一名管理者,在与下属交流时你常常得多开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过于“健谈”已经引起了下属的不满呢?不要以为一位面面俱到的管理者,就是一位无微不至的好管理者,你的唠唠叨叨、啰啰嗦嗦会使你周围的人把握不住你说话的要点。年轻的下属会觉得你婆婆妈妈,不够爽快利落;年老的下属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否定了他们的办事能力。久而久之,你便会成为他们厌烦的对象和不愿接近的人。其实,适当的沉默才是你处理与下属关系的智慧宝石,巧妙地运用它,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言简意赅地传达你对下属们的要求和期望,如有必要,再把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即可,然后你就可以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你的下属们好好考虑具体的步骤。当他们的想法不够准确圆满时,你才可以适当地给予补充,给一次适时的指导,但千万不要剥夺你的下属发言与思考的机会。

  在你批评员工时,适当的沉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常来讲,当你批评下属时,他的情绪波动是很大的。“你呀你,你看你怎么搞的,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你还……”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成年后更是觉得面子是很重要的。也许你只是想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一番,并无他意。但是你无形中却伤了下属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颜面挂不住,产生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那你的批评岂不是得不偿失?若是你在适度的批评之后保持沉默,相信这更是一种对当事人的威慑。一方面,下属会因为你的“点到而止”感谢你为他们保留了颜面,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你宽广的胸怀。你的沉默并非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留给了对方一个自省的余地。

    当员工之间发生争执时,适当的沉默可以是你的缓兵之计。争执的双方为了寻求一个说法,也许会将你——他们心目中的权威者拉入其中,让你做个公断。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前,你绝不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即便你已经知道了谁对谁错,在双方还面红耳赤地争执,谁都不愿意让步时,你的公断根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会使一方的自尊心受挫,认为你是有意偏袒。此时,适当的沉默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待到双方头脑冷静后,你再公正地做出评价,其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

     沉默让小报告自生自灭。搬弄是非的人似乎在哪里都能找到生存的环境。当你的组织中也存在着一小撮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时,对待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沉默并不是对搬弄是非者的纵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是非的蔓延。试想,如果你对那些临时“人事秘书”们的小道消息表示出了兴趣,他们一定会更加肆无忌惮,必定会闹得满城风雨,到时,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被搅得一塌糊涂。而若是你选择了沉默,他们必定会索然无味地从你身边走开,小道消息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源头。试一试吧,适当沉默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无声“武器”,它会让你在与下属的沟通中畅通无阻。

     在幽默中成功沟通。幽默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笑声,带来欢乐,而且能使我们拓宽人际关系,增长才干,在人生的历程中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赫德·特鲁写过一本名为《幽默就是力量》的书。他认为,幽默是运用你的幽默感来改善你与别人的关系的一种艺术。

    冬天让人觉得畏惧,因此人们总希望冬天尽快结束。春天让人充满喜悦,因此人们便希望春天常在。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管理者如果一味注重容貌的恭敬和严肃,就会显得缺乏趣味和情趣,不免会使下属生出敬而远之的心理反应。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交往从他人那里得到欢乐,所以就应该顺应下属的心理,使他觉得快乐而无丝毫的负担。 

 (张智府/文,载9月30日企业家日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