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8月25日讯:新经济呼唤新职业,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拓“六新”,杭州必将呼唤更多新职业、新人才。新职业的诞生,也将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多元选择。今日起,本报推出《绘就业新图景 拓“六新”新动能》系列报道,全面呈现新职业的特色优势和广阔前景,以及新人才的危中寻机和创新思变。
记者 庄郑悦
“人工智能就像小孩子,通过不断地训练、调整、培养,‘智商’才会越来越高。”林丽是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群的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一个“国家认定”的新职业,属于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6个新职业之一。他们需要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
当今科技的进步拓展了很多新的消费方式,而新消费催生的新职业也在近些年呈井喷状上升。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中国的“新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更多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催生。
人工智能训练师:如何让机器人更聪明?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是2015年左右出现的。那一年,林丽在负责人工客服的管理时,发现了人工客服不可避免的短板。
“伴随国内新零售消费者迅速增长的规模,人工客服不仅成了不可忽视的成本支出,更麻烦的是,面临‘双11’大促销等井喷式的服务需求,客服即便采用人海战术也杯水车薪。一旦服务‘掉链子’,对消费体验的影响是巨大的。”林丽说。
于是,林丽和同事们研究决定培养一批人工智能训练师,负责训练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
林丽说,以消费者催发货的场景为例,以前消费者需要打电话向人工客服查询。人工智能训练师出现后,会训练人工智能自动查询订单状态,把人工解决方案抽离成一个个步骤,梳理不同询问场景,并制定不同的回答方案,大大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
“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对问题语料的训练。事实上消费者催发货不会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式提问,说出‘催发货’这几个字,而是‘我的衣服怎么还没到’等各类表述。这就需要训练人工智能对消费者庞大的语料库进行识别、分析。”林丽说。
即使人工智能本身已经具备模型算法,但训练师们仍然需要对成千上万条新语料不断进行梳理、分析、处理,让人工智能的“智商”跟上高密度的、复杂的询问场景。
人工智能的问题解决效率提升了,但很快,林丽又发现了新问题——如何让机器人更有温度?“我们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把机器变聪明。”林丽说,以购买水产品为例,消费者在超市买鱼虾蟹的时候,经常会询问产地和烹饪方法。“于是我们把产地、保质期、是否宰杀、如何烹饪等信息教会了售前智能客服机器人,消费者就能在线上购物时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实用、便捷的购物体验。”
实际上,人工智能训练师是近年随着AI技术广泛应用产生的新职业,他们的工作是让AI更好地为人服务。天猫精灵、菜鸟语音助手、阿里小蜜等背后,都有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身影。在人工智能训练师们的“培育”下,去年天猫“双11”期间,智能客服机器人承接了平台97%的在线服务需求,提供了相当于8.5万名人工客服的工作量,全天提供在线咨询对话量3亿次。
目前,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林丽介绍,仅阿里已经有600多名人工智能训练师,整个生态内已经达到20万人左右。
互联网营销师:电商主播正式拥有姓名
换装、讲解、和网友隔屏互动……下午3点,不足10平方米的直播间内,陈漫在镜头前忙个不停。她要在3小时的直播里推介超过30件衣服,换衣服的时间不能超过30秒。
今年6月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陈漫没有像身边同学一样从事教师、社工等传统工作,身高一米六、体重120斤的她选择进入一家直播机构,做起了大码女装主播。
每天直播6小时,下午播女装、晚上播零食。1个月下来,陈漫积累了不少工作上的“实战”经验。“我会‘现身说法’,通过自己身材的‘短板’介绍一件衣服好在哪里,比如能遮小肚子、‘拜拜肉’等,这样比较容易让网友产生共鸣。”
陈漫说,下播后她喜欢跑去别的直播间看前辈们直播,学习她们的说话技巧。 “这个职业需要很强的观察力,你要一下看出这个产品适合哪类人群,戳到她们的需求痛点。”她说。
工作之初,陈漫总觉得“苗条”是年轻女孩的共同追求,而自己的工作就是帮助微胖女孩们“穿衣显瘦”。直到有一天,她在弹幕里收到一位年轻妈妈的“求助”:“有适合哺乳期妈妈穿的衣服吗?”陈漫感到一丝惊喜:“原来我的工作还能帮助更多人群。”
渐渐地,更多需求在弹幕里出现:“我不要显瘦,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舒适的衣服?”“哪种面料更透气?”陈漫发现,屏幕那端的网友,“审美观”远比她想象得更加多元。“这份职业充分展示了胖女孩也有胖的美。”她自信地说。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达4338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而今年7月,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的“直播销售员”,像陈漫这样的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
“做主播可以快速接触到电商运营模式,积累一些选品经验,学习和消费者打交道的技能。”陈漫说,“直播像是一个窗口,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她觉得自己很幸运,正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应届毕业生等群体开辟了就业新空间。
供应链管理师:食物的“把关人”
“梭子蟹最肥美的时候到了。”李元军是盒马鲜生的水产供应链管理师,负责全国总部采购。周一一大早,他就坐早班机飞到了青岛,准备梭子蟹的采购。
供应链管理师是一个“国家认定”的新职业,也属于今年2月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6个新职业之一。
李元军说,对于每一位供应链管理师而言,通过自己对区域消费习惯的把握,让消费者高度认可,让遴选的产品变成门店爆品,是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最大的来源。“供应链管理师不仅得走在前端,精选全球优质好货,还要评估商品历史销售数据,合理计算成本和订货数量的比值,及时汰换数据表现不佳的商品,平衡成本水平与服务水平。”
“虽然办公地是上海,但对我们做供应链的人来说,需要深入产品源头,到田间、码头去,一待就是两三个月,才能最终保证好水产‘活蹦乱跳’地出现在顾客面前。”李元军说,2月到4月采淡水鱼,4月到6月是贝类集中产卵期,5月到7月小龙虾爬上餐桌,8月梭子蟹,9月皮皮虾……供应链管理师的工作时间是由各类水产的捕捞期决定的,不同的月份到不同地域,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而他们经常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外出差。
在李元军看来,现在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吃饱,还要吃得健康。“现在仅盒马而言,就有近千名供应链管理师分散在全国各地。”李元军表示,如今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供应链管理师就像是食物的“把关人”,要对产品外观、口味、安全等方面严格把控。
“期待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更新鲜、好吃的产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李元军对这份职业的前景十分看好。
记者手记
新消费正在促进新职业在服务业大量涌现。但新职业来了,走在潮头的却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新职业之所以总能引发关注,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代表了新方向,展现出发展的新优势。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不管是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还是供应链管理师……他们的出现,其实是搭建起了一条“快速路”,而这条路,不仅连通了商家与消费者,更连接了美好、省心的小康生活。
可以预计,随着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更多高技术含量的新职业将接踵而至,共同描绘出中国经济的美好图景。而这一天已然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