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20-11-04 点击数:487
人民日报11月4日发表邵景均 潘春玲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亟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
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一再证明,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危难之际毫不畏惧、困难面前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源头活水。
我们党在初创时期力量弱小,时刻面临被扼杀的危险,党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中国人民搬掉压在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这么弱小的党,能够解决如此重大的实际问题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知革命道路上会面临崇山峻岭、激流险滩,仍然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个使命,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初心在怀,使命在肩。在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动下,中国共产党人想干事的精神意志从未动摇,以坚定信心和勇气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是接近目标,越不能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但也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干工作、抓落实重形式轻内容、重印象轻实质,搞形式主义。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总开关”出了问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就会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加强学习实践,克服“本领恐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实践也没有止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体同志加强学习实践。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把所学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一些干部“本领恐慌”逐渐显现。好学才能上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解决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必须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员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理解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面对大局、大势和大事才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清,不断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呈现专业性、关联性强等特征,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立足工作实际,把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围绕最紧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学习,深入研究思考,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懂得怎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掌握学习的辩证法,既抓住学习重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拓展学习领域,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等知识,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深入人民群众,汲取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深入人民群众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虚心向人民请教,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中汲取智慧,有助于理清工作思路、做好统筹谋划,推动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会群众感受,了解社情民意,作决策、定政策时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拜群众为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增长政治智慧,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调查研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一条重要途径。调查就要深入人民群众,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把群众的所思所想、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研究就要对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进行认真剖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寻真相,探求规律,提出对策。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可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切实加以完善;对已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调查研究切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应景作秀的调查研究,不仅增加基层负担,而且无益于问题解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勤于善于调查研究,才能知民意、察实情,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坚决执行制度,勇于担当作为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依据。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能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否勇于担当作为,要看能否坚决执行制度,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在不断化解难题中开创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坚守这一底线,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理顺许多堵点难点,增强了全社会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使得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学习掌握了改革攻坚的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增强。